第二百四十六章 氣勢驚人(2 / 2)

陸昭符率先發難,顯然作為東道主的他,待客之禮沒得說。

因骨匕相互摩擦向外濺射而出的火焰還未落地,陸昭符便已發起攻勢。

隻見他將手中骨匕悍然一錯,一縷好似電光的火影驀然浮現而起,骨匕之上繚繞著一層碎裂的火星子。

既然他以一對短小的骨匕作為攻殺之器,那麼應該是極其擅長近身搏殺了。

陸昭符身影扯成一線,雙手持匕,欺身而進,白如煉霜的骨匕劃出兩道近乎銀亮的影芒,一道影芒向著蘇典脖頸抹去,一道向著心口刺來。

兩記極為刁鑽的攻勢。

蘇典在陸昭符動身而起的那一刻,便將手中刀杵抬起,尤其是方刀三斤鐵,輕輕一扭手腕,刀身旋轉,以寬闊刀身作為盾牌來抵擋陸昭符兩記間隔並不算太長的匕擊。

另一手鐵杵順勢橫掃而出。

在未被陸昭符近身之前,刀杵還是能夠占據絕對優勢的。

以三斤鐵寬闊刀身作為防禦,以揮出鐵杵作為攻勢,蘇典的選擇挑不出多少毛病。

陸昭符似乎早有預料,刺破氣流而來的兩記骨匕淩空翻飛,銀亮匕影於半空之中扯出錯亂的銀線之芒。

最終兩枚骨匕交叉呈十字刃,好似剪刀一般卡住有火焰流溢的鐵杵,揮擊而出的鐵杵在半空之中驀然一滯。

而後陸昭符手臂悍然發力,一擰手中交合成剪的骨匕,力道順著骨匕傳遞在鐵杵脊骨之上,流溢在杵脊之上的力道瞬間被蕩碎,下一刻,鐵杵直接被絞剪而飛。

一擊便將蘇典揮出的鐵杵打飛,可見陸昭符對於這對骨匕的使用是何等的得心應手。

百家兵器中,始終都有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的說法,尤其是匕首一途,很少會有人使用,委實是匕首無論對敵任何兵器,非但占不到優勢,還會存在著天然劣勢。

匕首一類最廣泛的用途便是刺殺,圖窮匕現,刺殺之道。

這對骨匕的堅硬程度遠超尋常金鐵,鋒利程度比之利劍仍要高出一籌。

陸昭符手持的匕首是打撈水牢浮骨而成。按照蔣沉的推測,這兩把骨匕的原主,生前的修為最低也應該是金壇境起步,若是運氣好,哪怕是玉樓境也不無可能。

大三二境,羽衣、金壇、玉樓三境,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修者界的中流砥柱,踏入大三二境便意味著有稱雄一方的資本。

其中金壇與玉樓兩境又有著天壤之別,畢竟晉入玉樓境便意味著可以重築骨樓,是一次極為徹底的蛻變。

這對以至少金壇境修者骨節鑄造而成的匕首,殺力頗為不俗。且匕首一道,有一個優勢,由於匕骨短小,那麼持有者凝聚其上的力量便會愈發集中。

長劍可以看成是一把增擴版的匕首,劍之所以沒有躋身兵家兵譜前五,正是因為劍身過長,力道太過於分散,再加上劍骨質地脆硬,柔而不剛,極易斷折。

聞名於世的刺客修中,手持的兵器大多都是匕刀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