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封
天下視野
英國《經濟學人》 2013年4月1日
印度將成為大國?
憑借著十幾億的人口、經濟發展的良好預期以及不斷擴張的軍事實力,印度經常以大國自居。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都表示支持印度入常。不過,印度的大國夢要想實現,還有漫漫征途,該國缺乏“積極安全政策”。2020年,印度軍費支出將位列世界第四,可是這個國家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卻沒有構建宏大戰略的興趣。軍方和政治各為係統,自說自話。長期以來,國防部長沒有軍隊背景,這體現出將發展經濟作為頭等大事的意圖。將軍隊力量排斥在政治勢力之外,雖然能避免軍人幹政,但是同樣造成了該國軍事缺乏長期發展規劃的事實。印度無意在軍事上同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較量,卻無法坐視印巴克什米爾爭端,以及中國在印度洋實力的日益擴張。
美國《福布斯》 2013年4月15日
卡爾·伊坎重出江湖
過去的20年裏,誰是華爾街上最讓各大公司CEO膽戰心驚的人?答案是卡爾·伊坎。
1985年,因對環球航空公司的惡意收購,人們把伊坎稱作 “企業掠奪者”。《財富》雜誌稱伊坎為“美國最熱門的投資者”,他為股東賺的錢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這位現年77歲的股市大鱷,因為多次惡意收購名揚華爾街。伊坎的主要法寶就是收購看中的公司,之後推進公司管理或策略的改革,讓公司股票在短時期內快速上升,然後套現。伊坎如今的財富已經達到了200億美元,超過索羅斯成為華爾街最大的富翁。哪家公司將成為伊坎在金融市場上的下一個“獵物”?答案是電腦巨人戴爾。伊坎已經調集50億美元投入股市,想趁著戴爾創始人出售其15%的股份時買下控股權,入主這家公司。
美國《大西洋月刊》 2013年4月
觸屏下的一代
每一種媒介的出現,都會引發人們對下一代生活的擔憂。電視的出現曾經使家長們惴惴不安:終日浸淫在電視銀幕前的孩子們缺乏鍛煉、被動收視而非積極思考……一時間,電視成為眾矢之的。
2011年的到來,改變了技術的版圖。這一年,智能手機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90%,也就是在這一年,iPad的推出帶來了“育兒的革命”。Pad的觸屏技術改變了被動接收的模式,將互動變成觸手可及的事——對於兒童而言,人機對話成為現實。在蘋果軟件市場中,排名在“教育類”軟件銷售下載前列的,都是針對學前兒童早教的軟件。據不完全統計,如今針對蘋果平台的這類軟件已經超過了4萬個,此外,在穀歌遊戲中,還有數萬個遊戲軟件。人類由此進入了觸屏育兒時代。
美國《國家地理》 2013年4月
起死回生
如果讓您投票表決是否需要通過克隆技術再造已經“滅絕”的白鰭豚,您會有怎樣的選擇?要是百年前滅絕的美國“旅鴿”呢?也許,您會投上讚成票。那麼,再生“猛獁象”呢?……您可能就會猶豫了。“要真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那樣,複製出霸王龍?為禍人間怎麼辦?”
對生物克隆科學家而言,《侏羅紀公園》是一部讓他們既愛又恨的作品。這部小說中的技術一直是科學家們心中的標杆,科幻小說的超越性可以與凡爾納的作品媲美;然而,恨亦由此而生。書中描述恐龍複製後的災難後果,使得普羅大眾對生物克隆技術充滿擔憂。事實上,目前的滅絕生物克隆技術已經超越了多利羊所使用的胚胎技術,進入到了基因層麵。基因修複技術業已成熟,在標本很難找到完整DNA序列的情況下,科學家通過移植等手段已經可以補充缺失的DNA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