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沒辦法,那些敦煌藏書,有很多損壞太嚴重,必須要搶修。剛好,最近幾天盧燦淘買的那些文件,也一並帶回去。
嗯,一同帶走的還有盧燦自己所畫的幾幅拉杆箱圖紙。
這是捎給嘉麗服飾總裁林嘉義的,林是生意精,不用解釋,也能看出其中商機。
劍橋到倫敦希思羅機場,開車需要兩個小時。丹拓和王大柱兩人送奎榮去機場,回來後再接上盧燦前往薩福克郡,這期間需要半天時間。
盧燦斜靠在房間的沙發上,取過一張已經被酒店侍者熨過的《泰晤士報》。
八十年代初,《泰晤士報》是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沒錯,是歐洲!它在歐洲有十一個印刷點,旗下的《每周報摘》單行本,有六種語言版本全歐洲發行。單行本的最高發行量,超過四百萬份,因此,說《泰晤士報》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並非吹捧。
它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泰晤士報》的評論版塊,被外界認為非常專業與公允。報業集團聘請歐洲四百多名知名人士為其特約評論員,涵蓋方方麵麵。
今天,《泰晤士報》B版一封,也就是社評版麵,刊登社會活動家威林頓.科爾的一篇專論《剖析霍克森村落事件與種族歧視的根源》
是的,在盧燦抵達劍橋的第二天,霍克森村民,與阿爾達汗精心組織的派對人員發生衝突,雙方爆發一場激烈的對抗!
這篇報道中,條理清晰的對此次事件進行回顧。
七月八日,一幫富家子弟,在諾維奇郊區的霍克森小鎮,舉行野釣燒烤派對。寫到這裏時,科爾很是調侃了這幫富家子弟一番,讓讀者一開始還以為他將站在村民一方。
不過,他還是比較公允的說明,派對舉辦地的池塘及附近草場,是屬於諾維奇市鎮財產,並不屬於村民的私產。
因為酒水準備的不充分,派對中,一名非洲裔和一名阿拉伯裔前往村口附近的小酒館,購買酒精飲品,遭到早已經對他們這幫人在這裏舉行派對不滿的小酒館老板達瑞斯的拒絕,開口謾罵出種族歧視的話語。
一邊是紈絝而莽撞的富家公子,一邊是保守而傲慢的愚昧村民,衝突很快從口角演變成全武行!
這家充滿歧視意味小酒館,被一群憤憤不平的富家子弟,帶領保鏢們砸得稀巴爛。小酒館老板達瑞斯同樣不甘心,挨家竄戶,攛掇村民,與這些富家子弟對峙。
那些富家子,在保鏢的掩護下撤離,但依舊被砸爛三輛豪車……
諾維奇的警察隊伍,很快開到小村莊,扣押了十一名鬧事的村民,保護這些富家子撤離霍克森。
艦隊街的媒體雖然沒有後世的敏銳,但已經初具規模。他們很快便打聽到全部經過,事情很快傳開。嗬嗬,輿論第一次沒有站在原住民這一邊——因為他們必須保證政治正確。
這些原住民確實有著很重的種族歧視觀念,以及種族歧視行為!
連威林頓.科爾都在文章中感慨與反思。
“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真的就高貴嗎?”“這些農民這種心理從何而來?”“大英帝國的教育,尤其是幼教與少兒教育需要加強,對種族平等的灌輸!”
在這場衝突中,有一位亞裔,表現的非常出色,那就是本次派對的組織者阿爾達汗。
威林頓.科爾以充滿讚賞的筆調來描述這位富家子弟,“這是一位很有涵養而富有責任感的年輕人。在衝突發生之後,他第一時間向媒體表示,對於發生這種事很遺憾,眾生平等的原則,在每一個宗教教義中都有著不同的闡述。他認為,所謂種族歧視,是雙方不了解所導致,他想要試圖走進對方的心中,因此,他準備在霍克森置產,與對方和睦相處,化解這段糾紛。”
“我欽佩他的勇氣,但不得不替他擔心……”
所有的媒體都以為他在開玩笑,可是,第四天,阿爾達汗真的履行了他的諾言——他以二十一萬英鎊的價格,購買了霍克森村莊也就是池塘邊的一家農戶莊園,包括四十多公頃的土地及山林。
用阿爾達汗自己的話說,他也已經是霍克森村莊一員,希望能獲得對方的尊重與認可。
“反種族歧視的鬥士?甘地般的寬容品質?曼德勒的鬥爭精神?小子,還真行啊!”盧燦嗬嗬笑了兩聲,抖抖報紙,上麵阿爾達汗的笑容被扭曲,看起來有些狡詐和陰險。
這件事處理的非常漂亮,名正言順的拿到這棟房屋!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最近幾天,那棟房屋的旁邊始終會有警察巡防,嗯,弄不好還會有媒體盯梢,想要悄無聲息的取出藏寶,還得好好琢磨。
不過,既然地盤圈下來,一切就好辦了!
“咄咄!”有人敲門,盧燦放下報紙,開門。
“嗨,凱文,還有杜奇,快請進!”是一動一靜的兩位好基友,他們怎麼來了?
盧燦在劍橋住了近一周時間,與這兩位的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凱文天生活躍,喜歡纏著盧燦,就神秘的東方,問東問西的,陪著盧燦逛了好幾天的二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