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甜白瓷,堪稱白瓷中的巔峰之作。
永樂白之所以與其他白瓷不同,是因為工匠們在拉胎時,增加了高嶺土的比重,以固定造型;之後的利坯過程中,又將瓷坯內外都刮去,使之變得極薄,以增加透光度;配料中增加鋁氧含量,提高燒製溫度與瓷胎強度;同時,改進裝匣支燒方法,讓其受熱均勻。
工藝的改革,讓白瓷麵目一新,創一時之輝煌。
在永樂之後,明代皇帝對青花、鬥彩更鍾愛,甜白瓷的工藝,逐漸沒落。
有很多人包括度娘上,都將“永樂填白釉工藝”等同於甜白瓷,這是不準確的,甚至可以說,兩者關係不大。
永樂填白釉工藝是指瓷器在燒製一次後,再度燒描摹瀝粉,堆垛圖形,然後再填青花色釉,再入窯二次或三次入窯燒製。這種工藝所燒製的瓷器,在行業中,都已經歸納到永樂堆釉青花種類中,與永樂素色釉瓷器,關係不密切。
盧燦很快看完這兩隻瓷碗,重新放在老先生麵前。
嘿嘿,老爺子看得甚緊,馬輝義想要上手看看,也隻能探頭探腦的瞄幾眼。至於上拍的話題,他提都不敢提,那樣的話,估計老爺子會暴搓他一頓。
“小兄弟,這兩隻碗家中還有沒有?”盧燦照例套話。
也許盧燦很年輕,讓這孩子膽子稍壯點,可孩子的回答,讓盧燦很失望,“就這兩件是祖傳的,其它的都是陶罐。”
是的,南邊人家吃飯,陶罐已經不錯了,經常還會有木碗出現。白瓷珍稀,這也是這兩隻精品永樂甜白瓷能保存的根本原因。
“能回家叫你阿姆和阿爺過來嗎?這兩隻碗很貴重,錢給你,我不放心呢!”盧燦細聲和他說道。
孩子咬咬手指,歪著頭問道,“能有多少錢?”
估計這是他父母臨出門前一再叮囑他問的。
“三千美元!”盧燦對他豎起手掌,給的是良心價。
永樂甜白瓷碗,很珍貴,但碗器是生活瓷,價值本就不如賞器貴重,這一對龍鳳碗去香江參加拍賣,確實能拍出三十萬港紙以上的價位,但那是香江,而這裏是南邊。
三千美元,對於南邊普通家庭,已經是一筆巨款,再多給,別人說不定會以為什麼了不得的寶貝,藏起來不賣,都有可能。
可惜,他表錯情,這孩子根本不懂三千美元在南邊是什麼概念,茫然的看看阿爾達汗。
阿爾達汗在他頭上輕輕拍了拍,推了一把,“快去快去!你家發財了,四百萬緬元呢!”
換成緬元,這數目字他懂!
十多歲的孩子愣了愣神,隨即如同兔子般竄出去,高聲喊道,“阿姆!阿姆!阿爺!我家的碗,賣了四百萬!四百萬!”
緬元雖然不值錢,但此時南邊的生活消費水準很低,普通的公務員,每個月薪水,也不過七八百緬元。
盧燦大喜!這孩子的一嗓子,估計比做什麼廣告都強!
“看來緬北,真的像老福所言,藏有不少好東西啊!”老先生對這對瓷碗很上心,依舊端著碗足,一點點琢磨。
“這式樣、刻花,與台北故宮裏的那隻,甜白暗花劃花雲龍紋茶鍾有些相似;其雲紋表現與甜白印花龍紋盅,很近似,是不是一窯口出爐的?回香江,倒是可以找點資料,比較比較……”
盧燦聽他嘀咕片刻,嘴中冒出永樂甜白瓷的名字就是一堆,暗自咋舌,台北故宮還真是家大業大。自己奉為圭臬的永樂甜白瓷,它那就有一堆!
五分鍾,兩位中年男女,氣喘籲籲的跟著孩子跑進院子。
很客氣的與阿爾達汗招呼後,眼睛落在李林燦的手中,那裏是三千美元啊。
賣!為什麼不賣?聽到旁邊盧燦的詢問聲,那男人立即拍板決定!
三千美元現金,被男人揣在懷中,離開的時候,腳步有些漂浮。
………………
小鎮就沒什麼秘密,剛才那孩子一嗓子,效果很好!
距離第一家子懷揣巨資離開不到兩分鍾,又有人探頭。
依舊是個孩子,這次是女孩,七八歲的模樣,哭過,臉上還有淚痕。進院子後,她還抽抽著,不停的向後看,估計父母躲在院外不好意思進來。
“小妹妹,你帶來什麼好東西?讓哥哥看看好不好?”盧燦蹲著身子,和她說話。
孩子雖然穿著破舊,但唇紅齒白,眼睛很大,瞳孔烏黑,模樣很讓人憐愛!
“喏……”小女孩低低頭,將手中的提袋向盧燦高高舉起。
盧燦將袋口的十字結打開,裏麵是一枚高足杯。
“這……這……”看一眼,他感覺要崩潰!
真的應了那句話,寶在民間!
剛才是一對永樂甜白瓷碗,現在這一隻,比剛才那更精彩!
鬥彩!喜鵲登枝鬥彩高足杯,有著濃鬱的成化鬥彩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