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羅街的老學齋,主營項目為書籍字畫。
始創於1951年,那年,馬鑒馬五爺從港大中文係主任的位置上榮休,置辦了這樣一家產業,以文會友,算是老來樂。
1959年馬五爺過世,長子馬繼明繼承了這片產業,開始正式商業運作。
很快,老學齋成為香江有名的古籍字畫店。他本人,因為家傳學識和這家店麵,成為香江收藏圈中的大亨級人物之一。
馬老送走來訪的賈立武後,獨自在二樓的房間中度步。
不應該啊?納徳軒的那小子,難道是虛頭?他對古董的興趣是假的?
從打聽到的情況來看,那小子有一手很靚的鑒定手法,深得其祖的真傳,在台北還與人鬥亮,輕鬆勝得觚品堂的資深鑒定師,這件事已經傳遍香江收藏圈了。
不可能對賈鄭廷的收藏不敢興趣啊?
距離故友賈鄭廷出殯已經一周時間,可剛剛賈立武來這裏說,盧家那小子,除了最開始那天去吊唁,隱晦的詢問他們如何處理賈父的收藏,之後這一個多禮拜,根本就沒露頭!
而另一位新人徐占堂倒是很熱切,但他也隻看重了賈家的收藏,對瓷王堂店鋪及店內藏品,沒有一絲興趣。
這麼說來,自己的兩個安排,全部落空?
剛才賈立武的語氣,已經有些著急了。這孩子,又不缺錢,著什麼急呢?
也是久經商場的人物了,不知道甩貨不值錢的道理嗎?
馬繼明有些想不通。
不過,這件事看來自己的安排有誤,過高的估計賈鄭廷收藏對這兩人的吸引力。
他雙手環握,又度兩圈,似乎進行一番思想鬥爭後,終於在辦公桌前坐下,拿起電話。
是的,他手中有更舍得花錢的人選,也是新人,隻不過讓這人買走賈鄭廷的東西,他需要背負一定的壓力。
此人是老友後人,隻不過,他是東瀛人。
長澤茂,東瀛著名文獻學者長澤規矩也的嫡孫,東瀛靜嘉堂文庫的幹事,本人也是長澤家族的收藏學者。
說道中國古籍收藏,不得不提到靜嘉堂文庫。
這家由三菱財團岩崎彌之助建立的圖書館,在1992年對外公布的數據中,來自中國的古籍為十二萬冊,堪稱中國古籍海外收藏量最大的圖書館。
後世國內,宋版書的價格遠超黃金,可看看靜嘉堂文庫的宋版藏書:宋版《周禮》殘本(蜀大字本)2冊、宋版《說文解字》8冊、宋版《漢書》(湖北提拳茶鹽司刊本)40冊、宋版《唐書》90冊、宋版《外台秘要方》42冊、宋版《李太白文集》12冊……
盧燦所擁有的藏書,在靜嘉堂文庫麵前,不堪一提,到目前為止,剛剛破六千……
馬鑒馬五爺酷愛藏書,因此與靜嘉堂文庫有過多次交流,與時任靜嘉堂文庫書誌官(負責書籍整理、修葺、編排目錄的職務)長澤規矩也關係不錯。
長澤規矩也,民國至抗戰期間,東瀛前往中原搜羅古籍字畫的三大竊賊之一(另外兩人為內藤湖南、田中慶太郎)。他以學術交流、商業交流的名義,以專家的眼光和超越個人的財力,大批購買中國珍籍善本。
當時國立京師圖書館,從馬敘倫到蔡圓培,都將長澤規矩也當成頭號盯防對象,每每得知他來內陸,都會派人嚴加盯防,真的可以稱得上“防長澤勝於防賊”!
戰後的東瀛,安分守己一段時間,可到了六十年代中後期,東瀛經濟恢複,長澤瑞(長澤規矩也的兒子)再度活躍在台北、香江一帶,繼續搜羅古籍字畫。
老學齋作為香江有名的古籍書鋪,自然也成為他經常光顧的地方。長澤瑞出手豪闊,喜歡大批量購買,再加上兩人的父輩有交情,因此馬繼明與他的關係密切。
今年年初,長澤規矩也去世,馬繼明特意去東瀛吊唁,長澤瑞將自己的兒子長澤茂介紹給馬繼明,表明以後有關中國古董文物的采購,由長澤茂負責。
三十三歲的長澤茂,家學淵源深厚,他本人已經不在滿足古籍字畫,對中原瓷器同樣有濃厚興趣。馬繼明在東瀛期間,他多次陪同馬老參觀靜嘉堂文庫、杏雨書屋等東瀛知名的藏書館,其不俗的談吐,讓馬繼明印象深刻。
在處理賈鄭廷的收藏品時,最初馬繼明並沒有考慮過長澤茂。
雖然此時香江是藝術品交流自由地,不分買家的國籍,可是,那是東瀛,畢竟有些不同!如果自己負責組織將如此大批量瓷器,尤其是其中有大量珍品的瓷器,販賣給東瀛人,消息傳出去後,對自己的名聲還是有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