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滇南雲子(2 / 3)

時任相國的李絳喜好圍棋,下屬投其所好,進獻給他一副黑白玉磨製的圍棋,他愛不釋手。因為玉石所研,棋子表麵有流雲紋,他盛讚為“儼如浮雲”。這句話被士林廣為傳頌,逐漸的,高品級玉石所做的棋子,都被稱呼為“雲子”。

到了明代的時候,雲子這一稱謂,被重新賦予內容。

滇南盛產瑪瑙,永昌的一位羅姓珠寶商,接受承宣布政使司一位官員的定金,答應為他製作一幅瑪瑙雲子。可是,在製作的過程中,羅家珠寶倉庫發生火災,大量的瑪瑙被烈火熔煉成漿。

羅姓珠寶商悲痛欲絕,急的上吊自殺,他的小女兒卻發現,熔化的瑪瑙具有晶瑩透亮的色彩,於是她帶領工匠,用已經熔化的瑪瑙塊進行二次熔煉,製作出曆史上第一副真正的“雲子”!羅家也因此安然度過這一劫難。

雲子的研製,一直是秘傳,玖寶閣的秘錄中,也隻是記載其基料為瑪瑙石、紫瑛石、紅丹粉、硼沙四種,其它輔料則無法打聽到。

正因為是秘傳,所以雲子的製造工藝,在民/國初年徹底失傳。近些年內陸倒是傳出,已經恢複雲子的傳統生產工藝,不知真假。

盧燦沒接觸過這玩意,但老雲子的基本鑒定方法,他還是知道一些。

“阿忠,拿條棉被單或者大毛巾過來。”潘叔領著孫瑞欣去發電報,家中隻有丁一忠。很快,潘嬸送來一床幹淨的被單。

被單鋪好後,盧燦將兩盒老雲子倒在上麵,用手輕拂,使其全部攤平。

圍棋黑白三百六十一枚,不可能一枚枚的鑒定,最好的方法,是比較鑒定法。

也就鑒定其中的五到十枚之後,作為樣品,然後將其全部鋪開,用燈光照射,挑出光麵反射不一樣的“贗子”。

盧燦不擔心有新雲子混入其中,即便是真的複藝成功,嗬嗬,新雲子也不是華克倖這種人物所能接觸到的。

因為圍棋子是最容易殘缺的,他擔心的是其中被補入玉石棋子或者玻璃棋子。

鑒定雲子,一定要上手。盧燦脫下手套,從這攤棋子中,黑白各挑出五枚。

老雲子的白子無色差、顏色淡雅,折射率好,有“過光不入”的特性;黑子無雜質,通體似墨玉,吸光性好,有“過光不出”的吸光特性。

過光不入,就是說光源打上去後,全部反射開;過光不出恰恰相反,它能將大部分光源吸收,光的折射率很小。

因此,極品老雲子,光源打上去之後,一邊黑洞洞,一邊白燦燦,對比異常明顯!

盧燦分別掂量這十顆老雲子,正麵微凸,底麵扁平,弧線自然,古樸渾厚,手感舒適。將這十顆全部握在手中,相互之間碰撞的聲音幹淨無雜音,堅而不脆,沉而不滑!

好東西,至少上百年的老雲子!

再度將這十粒老雲子歸位,他半蹲身子,將手電筒打開,從不同角度察看光源照射在上麵的效果。黑子那一邊有反射,但反射後的光線很弱,說明這些老雲子的吸光率還是很棒的。白子這邊,手電筒光線打上去之後,立即無規矩的四射開來。

整體很不錯,黑子有兩粒殘損破皮,應該是掉在石板地上磕破了。

盧燦將這兩粒挑出來,放在一邊,然後再度招呼丁一忠,“忠哥,幫我數數白子,看看是不是一百八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