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津門鬼市(2 / 2)

短短的蠟燭透過紅紙散發出來的光線,朦朦朧朧,影影綽綽。

還真有鬼市的“鬼”味。

盧燦粗略的掃了眼,如果按照燈籠來計算攤位,今天這裏來出貨的人,不少於一百家。至於買家,也來了不少,基本上每個攤位前麵,都有人蹲在那裏看貨。

借助月光,盧燦看看手表,時間剛好到淩晨三點。

嘖嘖,這鬼市開得太早了。原本以為自己夠早了,沒想到這些攤主,還有那些帶著帽子豎著衣領的買家,比自己還要早!

海河的風,吹在臉上,如同刀割。盧燦不得不將棉軍大衣的衣領豎起來,自己也弄得神經兮兮的。

華克倖走在前麵,阿木和丁一忠拎著帆布包,緊跟盧燦身後——這裏的氣氛,安靜得讓人壓抑,他倆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防備警戒。

“盧少,稍後你負責看東西,我來還價。”華克倖悄聲說道。

盧燦點點頭。

華克倖的提議很有道理,他是地頭蛇,來過這裏很多次,一口地道的津門口音,不擔心有人坑他。

換做盧燦就不好說了——雖然內陸治安不錯,但最近兩年,許多上山下鄉的青年回歸,造成大批失業青年,他們無所事事,隻能“闖社會”。

古董行,自然也是這波年輕人闖社會的一個選擇。

因此,利用鬼市,聯手坑外地人的事件,屢有發生。

華克倖將雷鋒帽的帽簷往下拉了拉,帶著盧燦,走進那片紅燈籠區域。不過,他沒著急看貨,而是帶著盧燦,圍著這片區域轉了一圈。

這裏的攤位有兩種,一種是地攤,弄點破被單或者破衣服,直接鋪在地上,上麵零星放上幾件老物件,這些物件中,還有不少帶有泥土,仿佛剛出土一般。

另一種則是自行車攤,二八大杠自行車的後座架上,綁上兩根長約一米的木板,上麵放著一隻帶蓋的竹筐,竹筐自然是用來盛放準備售賣的物件。

此時的鬼市,不像後世那樣擺的滿滿當當,被單、衣服或者竹筐中,零零星星擺放著三五件物品,已經算是貨品較多的。

四個大漢聚在一起,很紮眼,可是,一圈下來,沒有一家攤主主動招呼盧燦一行看貨,他們的神情很類似——低頭、籠著袖子,眼睛盯著麵前的攤位。

津門鬼市的交易方式,倒沒有什麼“籠袖劃價”的規矩,不過大家的聲音都很輕,輕到隔壁攤位都很難聽見。

粗略轉了一圈,盧燦心中有底了——這裏的東西有假貨或者生坑貨,但真品率能達到六成。真真不錯!

不過想想也對,這才是八十年代初,內陸的古董造假風潮,還未興起,有這樣的真品率,能理解。

幾人在海河邊抽了根煙,華克倖這才對盧燦點點頭,又示意丁一忠和阿木,距離稍微遠點。安排妥當之後,他帶著盧燦,再度走入圈中。

這還是盧燦這輩子第一次逛鬼市——香江的鬼市可以說已經是明市了,相比內陸鬼市,一點鬼味都沒有。

“這裏的攤主,都是津門人?”盧燦小聲問道。

華克倖搖搖頭,“冀北、中原、內蒙的人不少,隻有兩三成是津門人。”

“鬼市攤主更換率很高,好多都是生麵孔,對生麵孔,您看貨時一定要注意,到時候我會給您提示。”華克倖雖然知道盧燦精於古董鑒定,但到底有多厲害,就不太清楚了,因此,他多提醒一句。

盧燦兩人從右側第一排進入。

第一家的被單上放置著兩隻小碗,盧燦的鑒定似乎很粗暴,他僅僅將這兩隻碗拿起來,用手電筒照了照碗壁,然後看看底款,便毫不猶豫的用手指杵杵華克倖,示意他上前問價。

華克倖一愣。

呃?怎麼回事?剛上手,就要自己出手?看他的神色,這是看上了?

盧燦還真看上了。

這兩隻小碗,盧燦在第一次轉圈時就已經看中,剛才上手,隻不過是最後的確認。

這是兩隻嘉慶朝的粉彩粉彩貢景碗,底款分別是“廬山瀑布”和“上清勝景”。

這兩隻碗與盧燦頗有淵源!

虎園博物館在改建時,曾經挖出風水大陣,其中就有兩隻風水碗,分別是“滕閣高峰”和“徐庭燕留”。

嘉慶粉彩貢景碗,一套十隻,被譽為嘉慶朝粉彩的巔峰之作,當時李林燦還很遺憾隻有兩隻。盧燦沒想到,自己在津門鬼市第一個攤位上,就遇到另外兩隻。

能不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