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緩步走下玄關,自然吸引了一樓所有人的目光。
他的眼睛在羅桂祥和賈東文身上停留片刻,隨即落在蔡老方身上,對方的神色有些不自然。
說起來,蔡老方是個相對純粹的人,他這一生,全心全意的撲在仿製瓷上,即便是老方窯的產品有火力不足的缺陷,但這不損他成為一個值得尊敬的“製瓷大師”。
不過,有上次品瓷會的事情墊底,今天他又橫插一腳,盧燦想要親近都不成,更別說他身邊還帶著個與自己有“仇隙”的顏潤之。
“蔡老師也來了?”盧燦對他點點頭,打破一樓突如其來的沉默,至於顏潤之,盧燦看都沒看。
“盧先生……好。”蔡老方並不是一個長於言談的人,隻能略帶木訥的對盧燦點頭。
對眼前這位年輕人,蔡老方說不出什麼感受。
早些時候,聽說香江有人投資窯場,投資者還是個什麼不懂的年輕人,那時,蔡老方嗬嗬一笑,製瓷,香江人懂嗎?更別說老板還是一位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
可是,兩年過去,蔡老方愈來愈感受到壓力。
並不是說東南亞市場、東瀛市場,港台市場,容不下兩家瓷器廠,而是,越來越多的文博界人士,開始拿潤馨瓷器和老方窯瓷器比較。
比較的話挺多了,蔡老方心底自然不高興。
潤馨瓷器,在台島也有銷售,他也曾經買過兩件潤馨的茶盞,敲碎仔細研究後,不得不承認,這家突然冒出來的瓷器窯口,實力相當不錯。
當然,蔡老方並不認為老方窯的瓷器比對手差,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製瓷思路。
自己秉承的東瀛青瓷、白瓷、色瓷的基本製作方法,再加上自己多年的精研,他很自信,老方窯口的瓷器,在色釉、開片、型製上要比潤馨的瓷器更出色。
老方窯的瓷器,不懼競爭!
所以,今天在香江友人家中遇到利亞姆後,聽對方提起這樁業務,他便匆匆趕來——做好這單業務,有利於打響老方窯瓷器在香江的口碑。
隻不過他沒想到,竟然在這裏直接撞上潤馨瓷器的人,而且還是那位年輕人!
直接王對王,這種情形確實讓人尷尬。不知道是不是利亞姆那白鬼故意的?
與師傅相比,顏潤之更是目瞪口呆。
和當年相比,這位與自己有恩怨的盧家大少,似乎更有氣勢,更盛氣淩人!目無餘子的模樣,讓顏潤之清醒後恨得牙癢癢。
“阿燦參參觀結束了?”
羅桂祥沒話找話,打了個哈哈,目光瞥了身邊的澳洲白人一眼,隱隱有些不滿,不過,又能怎樣?利亞姆是羅家目前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他隻得出來打圓場。
“來來!我來引見。蔡老師你認識,我就不多介紹。”羅桂祥往外走出一步,向盧燦伸手示意,“這位就是茶博的館長,利亞姆先生。”
“希望盧先生能諒解。”
“茶博雖然不大,可畢竟是香江一家分類博物館,是我……還有羅先生的心血。”
“盡管展出的是複製品,但我們需要的是最精美、相似度最高的,所以,我認為多找一家進行比較,最優品入選,這要求……並不過分。”
利亞姆有著歐美中年人標準的模樣,雄壯、大腹、絡腮胡,還有一絲絲的……高傲。
這樣一人,竟然癡迷中國茶?
盧燦伸手與對方握握,淡淡的笑笑後,回應他的話語,“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潤馨瓷器不懼競爭。”
“那就好那就好!”羅桂祥鬆了口氣,連忙打圓場,伸手再招呼大家坐下。
“不過……”
盧燦隨即開口,又讓羅老爺子的心繃緊。
羅桂祥此時可謂滿腹埋怨無處發泄,當然是對利亞姆的。
自己的這位合作夥伴人不錯,可惜,雖然因祖輩是東印度公司旗下的茶商,而精研中華茶文化,對中華的禮節及人情文化,太不了解。自己前些天和他商量,將茶博的仿製品業務交給潤馨瓷器,他也答應了,結果剛剛突然來電話,說要加入一個競爭者,擇優選取。
這突如其來的做法,整個將羅家架到火上炙烤。
他是館長,這事……還沒地說理去!
唉!
盧家上升勢頭太旺,羅家是真不想得罪!
“不過……”盧燦似乎為了強調,又說了一遍,“利亞姆先生既然有招標的想法,那麼,你這樣倉促將潤馨瓷器和菜大師召集來,是不是也有悖於《招標條例》?”
盧燦的問題,讓一眾人瞠目結舌,連潤馨瓷器的溫季宸和馮國輝都有些懵,這點小業務,也要報審招標?
香江地產業發達,經常因爭地皮產生糾紛,因此在1967年就出台招標條例。條例規定,為防止暗箱操作,某企業或者單位,對外邀約業務服務客戶時兩家或多家,必須報審,由公證處、律師處審核,公開招標信息、招標流程需接受公證處審核,招標結果登報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