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揚對於京都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年前,他在京都生活的那段時間,那時候徐飛揚還小,懵懵懂懂,並沒有見識過京都真正的麵貌,隻是看到那種表麵下的繁華,但是背後的各種黑暗醜惡,以及權力,他都無法接觸到。
不過這一次,徐飛揚親身經曆,親自來到京都,因為年齡地位時間的改變和不同,他現在所能夠看到的,跟之前相比,已經是大為不同。
現在的徐飛揚跟之前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之前的他隻是一個落魄的徐家少爺,無權無勢,根本就沒有人會重視他,而現在的徐飛揚,卻是坐在加長版的賓利當中,被人當作貴賓來對待,而且,這一次,他要去接觸的,還是真正的大人物,能夠影響華夏命運的大人物。
想到這前後的改變,徐飛揚不由得也是有些觸動,畢竟他現在不是前世那種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重新跌落凡塵,重新走了一遭。
徐星辰看著眼前的繁華,突然間,腦海裏浮現出了張海洋的身影,之前徐星辰提到張海洋,不由得喚起了徐飛揚心中對於兒時的記憶,當時他跟張海洋的關係實在是太緊密了,簡直就像是親兄弟一樣,甚至比親兄弟還要親。
關鍵的是,當時落魄的是他,徐飛揚而不是張海洋,正因如此,張海洋對徐飛揚的這種情誼才更讓徐飛揚看重。
徐星辰這一次可以說是走了一步妙棋,當然也是十分陰險,不過在爾虞我詐的現實世界當中,這種行為並沒有對錯,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隻要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適當用一點手段還是可以的,沒有對錯。
徐飛揚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去救張海洋,那他很有可能會背上忘恩負義,不仁不義的名頭,但是現實如此,他也隻能夠隨緣了。
並不是說他不重視張海洋,而是因為現實如此,如果他因為張海洋而影響了去給大人物治病這件事情,對於他今後的運勢而言,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徐星辰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將張海洋推到麵前,作為他威脅徐飛揚的籌碼,不過他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徐飛揚已經不是原來的徐飛揚了,他的靈魂早已經隨著當初了奪舍而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現在的徐飛揚,沒有所謂的婦人之仁,有的隻是最正確的決定。
如果徐星辰因為這件事情而對張海洋痛下毒手,那徐飛揚也絕對不會饒過他,雖然雙方都姓徐,但是徐星辰卻是比最惡毒的敵人,還更要可怕,他不可能姑息徐星辰,隻要有機會,他一定將徐星辰打的永遠不可翻身。
可以說,這一次徐飛揚來到京都是負有著使命而來,如果不能夠達到目的,就這樣回去的話,他又如何能對得起一直追隨自己的那些親人和朋友呢!
來到京都,一是為了處理京都徐家的事情,二來也是為了能夠在京都修煉,並且在京都發展人脈,以便將來在京都能夠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