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簡單而富有哲理的話說得很巧妙,簡單而形象地勾勒出商人之所以為商人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對於跨入信息化時代的商家而言,更是如此。全球一體化的逐步確立,電子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使得全球林立的商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開始了日益慘烈、你死我活的全球爭奪戰,使得原本喧囂、複雜的商場變本加厲,暗無天日。

當一家家跨國公司大舉進入中國以後,當一個個商學新理念不斷漂洋過海登陸的時候,當原本脆弱的中國企業一個個相繼倒閉之後,我們是不是應該把投向國外商學領域的眼光轉向國內,是不是應該把引進國外商學寶典的腳步走穩一些,是不是應該認真研究一下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中國曆來重農輕商的政策,造成了我國現在商業的不發達,但是,在千百年的發展史上,也出現了眾多耀眼的商業明星,集大成的商界泰鬥,無疑這些“先聖”當中胡雪岩是最明亮、最耀眼的一位。

胡雪岩(公元1823年~1885年),名光墉,號雪岩,安徽績溪人。先後經曆清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四朝。曾經營錢莊,兼營糧食、房地產、典當等,後又創辦胡慶餘堂國藥號,構築了一個縱橫交錯、遍及全國的商業大廈,曾經富甲一時,被譽為“一代巨賈”、“紅頂商人”。

胡雪岩是中國晚清第一大豪商,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與外國銀行開展金融業務的人;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清廷特賜二品頂戴,賞黃馬褂,準紫禁城騎馬殊榮的人。

胡雪岩和一般商人的不同在於,他令人敬佩的做人和經商理念。他崇尚的信條,諸如“有錢大家賺”、“不搶同行的飯碗”、“吃虧就是占便宜”、“先做朋友後做生意”、“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權重如山,財流如水”等,為自己在商界贏得了相當高的人氣指數,他以誠待人、以信交人,使自己的名字成為了信譽的代名詞,成為了馳騁商場的金字招牌。

120多年前,因政治仇人的陷害,擠兌風潮的上演,胡雪岩被迫退出了曆史舞台,但其“輸得起才是真英雄”這一擲地有聲的內心獨白仍縈繞在百年後的人們心頭。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岩在中國近代商業史上的地位,堪與中國古代“商聖”陶朱公範蠡相媲美,後人譽之為“亞商聖”。胡雪岩是個商業奇才,他的成就以及影響已經遠遠超過商業範圍,大家不禁驚歎:“古代神州竟有如此商人,可謂奇矣。”就連大名鼎鼎的左宗棠也在奏折中寫到:“胡雪岩,商賈中奇男子也,人雖出於商賈,卻有豪俠之慨。”魯迅則稱他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清朝人陳代卿曾用這樣的語言評點胡雪岩的一生:“遊刃於官與商之間,逐追於時與勢之中;品嚐了盛衰榮辱之味,嚐盡了生死情義之道。”

胡雪岩的一生的確極為奇特複雜、離奇曲折,他是我國封建社會商人經營成功的濃縮,更兼終結了舊式的傳統商人,開創了我國新式商人的先路。

然而,不可置疑的是,雖然胡雪岩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與其處的曆史環境——封建社會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當我們理性地看待胡雪岩這個曆史人物的時候,就會發現,他的人生,他的奮鬥,他的為人處事的方法,他對商業的獨到理解,都可以給當代的商界人士和眾多讀者以諸多的啟示。總結並歸納這些,也正是《胡雪岩商學全書》成書之目的。

本書從簡單地追憶胡雪岩的生平往事入手,分析了聚財無數但仍如履薄冰的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坎坷一生以及他遊走於官商兩道的深謀大略,重點闡釋胡雪岩在立誌在我、成事在人、白手起家、融會貫通、誠信待人、頂天立地、以人為本,成就霸業、勇於創新、不斷進取、充滿自信、膽量過人、目光長遠、穩操勝券、懸壺濟世、揚名立萬、善假於物、借力使力、靈活處世、左右逢源、敢於冒險、穩抓機遇及做大場麵、鑄就品牌等方麵的造詣,使之成為對現代社會切實有用的、帶有一般規律性的經營理念和處世之道。

本書信息量大,覆蓋麵廣,是研究胡雪岩的重要作品,是學習胡雪岩的權威資料,是喜歡胡雪岩的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值得大家珍藏!但由於本書時間有限、成書倉促,書中難免有一些紕漏,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2006年8月李賀於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