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天,下朝後皇上都去琦貴妃那陪三貝子用膳,然後就在養心殿批折子批到深夜。
下朝正準備去永壽宮,小允子過來說:“皇上,鹹福宮、延禧宮來報,冉小主和譚小主要生了。”
皇上麵無表情的說:“恩,通知皇後和柳妃過去,有什麼消息再通知朕。”
小允子接著說:“那皇上現在還去永壽宮嗎?”
皇上想了想擺了擺手說:“行了,回養心殿。”
養心殿內,皇上的心裏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從小深入奪嫡之爭的他自然萬分明白這其中的凶險,他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一個個也成為他們兄弟那樣。皇上這些年也知道,先前除了自己的親弟弟上官宇輕其他人都有奪嫡的心思,如今上官宇楓已死,上官玉宇為了和月已經沒有這番心思,而他地下的幾個弟弟如今也長大,不得不防。生在皇家,這些明爭暗鬥,兄弟廝殺,父子廝殺都不是可以躲過的,隻有他的父皇憑借對他母後的愛,十年如一日的相信著他。
好幾個時辰過去了,皇上一直盼望不要是皇子,就在這時小允子進來說:“恭喜皇上,冉小主生下一位公主!”
這時皇上笑著說:“哈哈,好。走,小允子去重華宮。”
聽見是位公主,皇上的心情大好,到鹹福宮內看見琦貴妃也在,皇上走到琦貴妃身旁對她小聲說:“對不起,不過你什麼時候給朕生一位公主。”
說完後,皇上看著臉紅的琦貴妃,笑著進去了。冉答應以為皇上不會來,看見皇上來了,趕快說:“臣妾給皇上請安。”
皇上笑著坐在冉答應的身邊說:“愛妃辛苦了,這時候不必多禮,來人,把公主抱來朕看看。”
說著皇上笑著將二公主抱在懷中,笑著說:“朕的女兒,就叫她靈羅吧!傳朕旨意,封冉答應為冉嬪,掌重華宮主位。”
冉嬪趕快說:“臣妾何德何能,臣妾謝皇上,也替二公主謝謝皇上。”
皇上拉著冉嬪的手笑著說:“你為朕生下這麼可愛的女兒,朕該謝謝你才對,好好休息,靈羅以後就由你照顧吧,朕先走了。”
冉嬪笑著說:“臣妾謝皇上,臣妾恭送皇上。”
在路上,皇上已經開始思考一切,他知道以後他的皇子會隻多不少。這次的冉嬪誕下公主,他一時高興便將冉嬪後賞,這樣一來他便可以更加寵愛冉嬪,這樣琦貴妃就不會在風口浪尖,為了琦貴妃他不得不犧牲冉嬪。
剛到養心殿,就有人來報:“恭喜皇上,譚貴人生下一位皇子,皇上要擺駕延禧宮嗎?”
皇上皺了皺眉頭說:“朕還有許多折子沒看,你讓皇後看著就行。”
過來幾個時辰,慈寧宮就來人說:“皇上,太後請您去慈寧宮。”
皇上淡淡的說:“好,朕馬上去。”
慈寧宮內,太後一臉不悅的看著皇上。他看著太後的樣子說:“兒子給父皇、母後請安。”
太後擺了擺手說:“起來吧!皇帝可知道哀家叫你來有何事?”
皇上沒有表情的說:“兒子不知。”
太後有點生氣的說:“皇帝慕嬪已經處死了,可孩子是皇上親生的,現在都已經過到沈嬪的名下了,都兩個月過去了,連名字都沒有。譚貴人那皇上過去了嗎?皇帝寵琦貴妃,哀家也就不說什麼了。但皇帝對冉答應,不對該叫冉嬪了,是不是太寵愛了,僅僅是個公主,皇帝就封嬪了,還許了一宮主位,還立刻取了名字,這是不是太過分了。”
皇上麵色凝重的說:“母後,他們的名字到時候靈羅滿月的時候再起吧!”
太後生氣的說:“皇帝,你該顧全大局,怎麼說那兩個都是你的兒子。”
皇上麵無表情的說:“朕心意已定,至於譚貴人,朕會封嬪,兩個孩子滿月朕也會親自去。冉嬪,朕很喜歡,靈羅也是朕最心愛的公主。”
太後生氣說:“哀家不在乎你和皇後那樣冷淡,哀家知道琦貴妃是真心對你好的,可現在皇帝是有了新人,但別忘了舊人啊!”
皇上沒有看太上皇的表情就說:“母後,朕自有分寸,養心殿還有折子批,兒子告退。”
這時,太上皇說:“皇帝,站住。李誌忠,傳朕旨意,四皇子賜名上官君尋,五皇子賜名上官君白。皇帝,有意見嗎?”
看見太上皇生氣了,皇上趕快說:“謝父皇賜名,兒子沒有任何意見,兒子告退。”
說完,皇上就直接去了養心殿,留下太後和太上皇在慈寧宮歎氣。
回到養心殿,皇上坐在那心想:芷兒是為了朕的寵愛才受到那麼多算計,現在大家都覺得朕寵冉嬪,那麼朕就寵給你們看,朕要保護好芷兒和君奇,但願芷兒能懂朕。
皇上叫來小允子說:“小允子,傳朕旨意,封譚貴人為譚嬪,賜冉嬪封號,封號婉,去內務府把上好的雪錦送去兩匹,還有那顆夜明珠賞和白玉手鐲給婉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