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銀行支行長,首先要麵對的問題是:如何理解自己與銀行之間的關係,如何理解自己的工作和崗位職責。這關係到支行長工作的結果和狀態,關係到其崗位價值的實現以及個人價值的生成。
在銀行管理體係中,支行在銀行體係中發揮著支撐作用,它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層--銀行高層的戰略部署需要支行來落實,而支行的創造性工作又可以不斷優化高層決策。隻有高層與支行的良性互動才能創建出優秀的銀行。
支行長是銀行基層獨立機構的領頭人,有什麼樣的支行長就會有什麼樣的支行。一個支行長的思維方式、眼光、思路會深深嵌入支行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影響著每位支行員工的行為。一個優秀的支行長會帶出一個優秀的團隊,會成就一家優秀的支行,甚至會影響整個銀行的發展走向和發展狀態。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支行長的素質往往能夠決定一家銀行的品質。一個支行長怎麼“想”,一家支行就會怎麼走。
那麼,一個支行長究竟怎麼“想”才能使自己與支行都優秀呢?
第一,要想清楚自己的角色感是否強烈,自己的身、心、行是否適合這個崗位,怎樣讓自己及時進入應有的角色狀態。
第二,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對待支行長這個崗位,自己是否有以支行長崗位為平台的長遠規劃,是否能夠有效防止工作中的短期行為。
第三,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應該對誰負責,要如何正確理解上級的戰略部署和任務安排,如何讓自己的工作更加符合上級的戰略意圖和發展方向。
第四,要想清楚如何確定自己的工作重心,如何區別輕重緩急,努力把工作做得恰到好處。
第五,要想清楚如何提高自己的執行力,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有成效,努力創造讓人矚目的工作業績。
第六,要想清楚自己應該以什麼樣的工作狀態麵對崗位,如何讓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努力把時間和精力用到崗位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上去。
第七,要想清楚自己應該不斷優化的崗位平台在哪裏,找準自己的工作位置,對自己應該負責的事情切實負起責任來。
如果能夠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並盡最大可能地做好這些工作,那麼你離優秀就不遠了,甚至還會創造崗位的奇跡。
讓自己的身心真正“過戶”
無論你過去是在哪個崗位工作,一旦做到了支行長這個位置,就必須努力去適應這個角色,讓自己的身心接納支行長這個特定的崗位及其職責。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賣什麼吆喝什麼”,講的都是角色扮演的問題。
一些支行長的崗位職責履行得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及時恰當地實現角色轉換。
隻有及時實現崗位角色轉換,把自己的思想、觀念、方法“過戶”到支行長的崗位上來,才能用合適、得當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去經營和管理支行,工作才會有成效。
一個人無論是從哪個崗位轉到支行長的崗位上來的,都或多或少會受到過去工作經曆的影響。有的影響可能會有助於支行長崗位職責的履行,有的影響則會形成妨礙。但這種妨礙,從根本上究其原因,還是由於自己的身心沒有真正“過戶”到支行長的崗位上來。
盡管要順利實現角色轉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一旦走上支行長的崗位,至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麵實現角色轉換:
第一,要迅速實現工作思路的轉換,打破過去工作經曆所形成的思路和慣性,努力完成對陌生事務的探索和把握,迅速找到工作規律,形成新的工作習慣。
第二,要迅速實現對崗位認知的轉換,從心理和思想上確認自己是支行長,搞清楚作為支行長到底應該幹什麼,並在思想和行動上接受。
第三,要迅速實現工作方法的轉換,不僅要合理運用過去用著很順手的工作方法,更要總結新的工作方法去適應新的工作對象。不僅要做好具體的務實的工作,更要做好綜合的務虛的工作。
第四,要迅速實現工作能力的轉換。支行長麵對的是一個獨立的營業機構,需要有很好的全麵把控能力。要努力從原來負責具體工作的狀態中走出來,從整體上把握一個獨立經營機構的運行。
如果不能及時恰當地進行角色轉換,就會對履職造成障礙。相反,角色轉換得越快,進入角色越及時恰當,就越能創造性地處理支行的各項事務,把支行的經營管理推上適宜的軌道。總而言之,越是具有高超經營管理能力的支行長,其角色扮演就會越好。
支行程序化的煩惱
瞿先生在任支行長之前是國有商業銀行的市行辦公室主任。他的文字水平較高,辦事認真、兢兢業業,受到了領導的好評和同事的認可,被選拔為後備幹部,派到支行進行鍛煉。
但是他在市行幹慣了辦公室工作,到支行後什麼都看不慣。他認為支行的管理混亂不堪,沒有什麼規則和秩序可言,導致支行長像隻無頭蒼蠅一樣瞎忙。
於是到任後不久,他便組織開展了工作秩序的整頓,對會議、請示、彙報、決策方式等都作了秩序化規定,並且帶頭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