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時代,基層黨建怎麼抓(1 / 2)

“互聯網+”時代,基層黨建怎麼抓

中國經驗

作者:曹普華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每個傳統行業都孕育著“+”的機會,基層黨建工作如何擁抱“互聯網+”,基層黨組織如何利用“互聯網+”,從而更好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是基層黨建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 基層黨建 創新方式 【中圖分類號】D053 【文獻標識碼】A

創新方式,以“互聯網+”加強基層黨組織管理

一是以大數據提升組織管理水平。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領域的數據都在爆發式增長,尤其是雲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人類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在“互聯網+”時代,應重視大數據在基層黨建工作中的價值,重點建好村(社區)幹部、大學生村官隊伍、第一書記隊伍、基層黨務工作者、軟弱渙散黨組織數據庫,廣泛收集掌握基層隊伍、基層組織基本信息。同時,要充分利用雲計算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使數據實現增值,為上級黨組織管理基層組織,加強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二是以互聯網強化黨員教育管理。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農村黨員流動更加頻繁,衍生了“黨組織找不到黨員、黨員找不到黨組織”等新問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成熟,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計算機+手機終端”,打破時空障礙、管理層級,將每一名黨員連接在一起,實現“網絡黨組織+地方黨組織+基層黨組織+黨員”快速、無縫連接,解決黨組織聯係服務黨員“最後一公裏問題”。也可以依托QQ群、微信群、易信群等為載體,以地域、行業、商鋪、樓宇等為單位建立網絡黨組織,通過網絡黨組織為流動黨員辦理黨員關係接轉,通過網上銀行繳納黨費,通過網絡平台加大對黨員跟蹤服務管理。

三是以雲平台構建黨建信息係統。就像手機上的互聯網應用需要迭代更新一樣,在“互聯網+”時代,黨建信息係統也需要及時迭代更新,建立黨建工作雲平台,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提供工作、學習和交流平台。比如,可在“黨建雲”設立“書記信箱”,開通黨員和黨委書記交流的直通車,及時了解黨員所思、所求、所盼,著力解決黨員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熱點、難點問題。

轉變思維,以“互聯網+”開啟黨員教育新模式

一是以移動互聯網推動農村黨員教育“全覆蓋”。隨著智能移動應用高速發展,農村新增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達69.2%。我們應順勢而為,充分運用移動網絡服務終端,以微博、微信、手機APP、黨員手機報等方式,把農村黨員教育平台搬到移動互聯網,徹底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製,推動農村黨員教育實現“全覆蓋”。湘西州這幾年以移動互聯網為平台,創新推行“黨員e信通”和“黨員手機報”,在“互聯網+黨員教育”方麵作了一些探索,也收獲了一些經驗。

二是以用戶為中心提供黨員滿意的“產品體驗”。在“互聯網+”時代,黨員教育必須引進和植入互聯網思維,提供令黨員滿意、有競爭力的教育“產品體驗”。比如,在教育平台開發上,可應用大數據技術,按照雲計算架構,開發支持全州黨員幹部同時在線學習平台,以滿足黨員經常性、個性化學習需求;在信息傳遞方式上,應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黨員學習碎片化的特點,製作一批微課程、微視頻,見縫插針式地推送教學內容,讓黨員互動和分享,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是以網上輿論工作傳遞黨員教育的“正能量”。互聯網的裂變式發展對黨員教育工作的影響是全方位、深層次的,網民可以跨越時空和地域隨時隨地聯係互動、討論問題,使各種思想輿論在網上相互疊加,給黨員教育工作帶來了新挑戰新考驗。因此,在“互聯網+”時代,黨員教育工作必須增強陣地意識,加強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引導社會情緒、社會心理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積極傳遞黨員教育的正能量,使之由“有形覆蓋”轉變為“有效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