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基礎上,朱棣還給葉羽派了另外一個任務:“對了三弟,訓練三大營的時候,你帶著太子一起去校場。”
“誒?”葉羽稍稍吃驚,“陛下就這麼放心太子殿下?雖說隻是訓練,但臣和沐王爺可是打算真刀真槍的幹啊!”
朱棣哈哈大笑,道:“朕就是要你們真刀真槍的來!太子仁善聰慧,於政務上的處理也越來越讓朕滿意,隻不過……朕總希望他還能再多點兒剛烈之氣,也許多接觸一下軍旅生活能有些改善吧。而且……朕也想著要為他積累一些軍功……”
葉羽明白了朱棣的意思,朱高熾在政績方麵絕對是沒話說的,但於武將之中的聲望卻不如漢王。
看來經過了前段時間若隱若現的黨爭之事後,朱棣已經開始警覺了起來。
朱棣他自己是從黨爭和血淋淋戰爭中爬出來的,所以他其實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在自己在位時出現黨爭這種事,所以他要趁事態還沒完全失控的時候把握住方向,至少保全自己的兩個兒子。
黨爭是殘酷的,其結果隻能有一個,成功者成為帝王,失敗者則會身首異處,作為父親,朱棣絕對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
於是,了解了朱棣的意圖的葉羽,立刻應了下來,“既然陛下都這麼說了,那麼臣就隻好遵命了。”
這之後,葉羽和沐晟一起開始著手組建三大營的事情。
五軍營其實還好說,隻需要下個聖旨,從各地選拔出精英出來,然後送到京城特準備出來的校場準備訓練就好。
三千營相對稍微麻煩一些,不過葉羽寫信給了嵐琴和夜殤,讓他們二人從朵顏軍中挑出三千精銳,由渠達將軍帶領入京。由於葉羽和朱棣絕對信任嵐琴,所以他們最後決定三千營的所有騎兵全部從朵顏軍中調派。
最麻煩的是神機營,這是整個三大營中最關鍵的一支部隊,全部武器由火器組成,不是火槍就是火炮,光是準備武器就要花上一定時間。
再加上軍中的所有士兵都是需要操作靈活機動的火器的,所以士兵的挑選上則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沐晟雖然表示可以從雲南調一些成熟的火器士兵過來,但那也隻是一部分力量,神機營的組建還是需要從最基礎的地方做起。
最後,葉羽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曾經是讓他最頭疼的敵人。
盛庸。
盛庸是靖難之戰時朱允炆手下最得力的統帥,曾經讓北軍大吃苦頭,讓朱棣和葉羽恨的牙癢癢。
但靖難結束後,他十分識時務的歸降了朱棣,並被朱棣任命為濟寧衛都指揮使,鎮守山東境內。
而此時,葉羽想起他,自然也有他的原因。
因為盛庸正是善於使用火器部隊的將領,葉羽決定起用他,讓他幫忙一起挑選神機營的士兵。
朱棣起先雖然很介意盛庸建文舊將的身份,但在葉羽和沐晟的勸說下,也就勉強同意了他們的提議,隻是除了讓盛庸幫忙挑選士兵之外,再不肯讓他和三大營扯上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