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漳州血畫】第42章知州特差(1 / 2)

楊明義收到捕頭張雄帶回的消息後,便親自入漳州內城,來到州府麵見趙汝讜。

若楓已經離開。

趙汝讜沒有隱瞞楊明義,讓他親眼看到若楓送來的那幅燒畫。

“這就是張雄所說,昏倒前見他們看到的東西?”楊明義盯著平鋪在桌案上的燒畫,稱奇不已,“同樣都是遇火,怎麼會成如此奇異?”

想想火被撲滅,一陣白煙散去,留下的殘物中顯出一幅匪夷所思的畫,百姓們看到又該是如何震驚!此時,就連他這個父母官都難按心中的驚愕。

趙汝讜道:“若是它能隨火燒的一幹二淨倒也罷了。可是偏偏料定我們會極力保留那袋棉花,再者見到失火,肯定會撲救,一袋棉花的火量並不大,它的特殊之處隻在那股白煙。案犯是算計好滅火之後會留下部分未燃盡的袋子。若楓推測,那棉花袋子內裏被做了手腳,分多處留畫,不論留下哪一麵,都會讓我們看到此圖。”

“這怎麼可能辦到?”楊明義伸手在燒畫上摩挲。

太難想象,能夠操縱火畫的人,掌握著怎樣的能力?

“染紅棉花的顏料中定是加著紅磷,燃燒之後火色明亮,升出大量白煙。張雄幾人吸了煙氣,可有大礙?”趙汝讜關切詢問。

“真是紅磷?張雄也說喬珩認為是紅磷作怪。”楊明義道,“多謝趙大人關心,張雄等人隻是身體稍有不適,被喬珩及時灌服了蛋清解毒,緩解症狀,並無大礙。”

“這個喬珩也是出了力啊!”趙汝讜負手踱步。

“大人可有什麼話說?”楊明義看出趙汝讜似乎懷有心事。

趙汝讜歎了口氣,“若楓有句話說得對,她看不上官府的人是有道理的。”

“大人怎能如此妄自菲薄?我們為官者兢兢業業為民做事,難道就一文不值?”楊明義不服。

“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難道楊大人在為官之中沒有過如此感悟?無愧於心並不等於辦事遊刃有餘。若楓能夠在北溪林中救了那隻黑貓,我們官府的人在查辦案發現場時為何就沒有發現?即使發現怕是也視而不見,難道就沒有想過出現在案發現場的一切事物都有可疑?同時遇到天降貓屍,為何若楓能夠想到山上有問題,率先於楊大人找到山洞?另外,喬珩認得紅磷作怪而楊大人不識等等諸如此情,不累多說。”

聽著趙汝讜的話,楊明義漸漸沉默,臉色陣陣白紅。

“不能說我大宋朝廷當中沒有人才可用,隻是如我們遠離皇城偏隅之地,遇到出類拔萃之人實屬罕見。但凡拔萃者,或者韜光養晦,不願生事,或者想方設法躋身名流,希冀得到更好的條件一展抱負。所以,對這種人,我們是可遇而不可求啊!最起碼,如今在漳州,乃至在整個福建路各個官府衙門,都沒有特別聰慧之人。本官雖說做過大理寺丞、提點刑獄,如今又知漳州,處理大小案件不在少數,但在推案上,自認不比那位叫若楓的女子反應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