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篡位三國(1 / 2)

俗話說的好,無君不為國。

這日早朝,不止楚國,燕、趙兩國朝堂之內同是一派嘈亂,眾多大臣所議論的不外乎一件事,新帝是否當立,又該為何人?!

不少朝臣提議,通知在外皇室回朝再議此事,但卻有更多朝臣,認為此際乃是三國合攻晉國的緊要時期,既然宰相叛敵,朝中更不可一日無主......

未過多時,眾臣之中有位老臣沉聲道:“我以為,若要暫立新帝,戶部尚書賈大人乃是最好人選!”

一句落下,周圍眾臣都是一靜,便是站在最前方的賈萬流也不由得神情一怔。

按照許無涯的計劃,此前已用大量金銀財寶收買朝廷大臣,但這位老臣曆來公正不阿,卻是並未被列入收買的名單。

如此,此人怎會也站出來支持自己?賈萬流不禁眉頭深皺。

但未過多久,賈萬流又猛地眼睛一亮,心中更是直接出現一個名字。

楚國宰相,張紀!

確實,張紀身為一國之相,麾下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勢力和親信,而這位老臣,正是其中之一。

皇室十不存一,剩下那些逃過一劫的,不是脫離俗世進入了仙門,便是無勢無力被貶放到離都城極遠的城池。

如此,張紀雖然一心向著楚國,但自知被陷害之下,卻是不得不先為自身考慮。

被捕之前,張紀曾說過如今隻有賈萬流還能相信,為了洗脫罪名,甚至此後還能保住自己的宰相之位。

張紀隻能用特殊手段通知麾下之人,擁護賈萬流成為新帝......

接下來,一切變得水到渠成,甚至賈萬流根本無需自薦,便是連一個字都不用說。

張紀在楚國為相數十載,可以說朝中親信比之賈萬流收買的還要多。

再加上賈萬流本就是除宰相之外官職最高的大臣,品德和智慧更是有目共睹。

到了最後,便是那些堅持等候皇室歸朝的眾臣,大勢所趨下也不再堅持。

如此一來,楚國新帝毋庸置疑,賈萬流!

......

三國篡位大計,有宰相張紀相助,楚國進行的超乎想象的順利。

燕國隻能說不負所望,最後,許安所選之人成功通過‘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恒古不變的道理,成為了新的燕帝。

但在趙國朝堂之中,計劃卻是出現了一絲落差......

眼看,擁護韓商成為新帝的朝臣已經過半,但在眾臣之中,突然響起了一道不和的聲音。

“韓大人雖官位足矣,但畢竟隻是初任趙國朝臣,對趙國大局理解尚淺,恐怕不能擔此大任!”

瞬間,滿朝大臣皆是一靜,待所有人扭頭望去,雖不乏有人眉頭皺起,但卻無人敢於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