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應付債券(1 / 2)

一、應付債券概述

債券是指企業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而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時間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取得資金負有將來歸還債權人的本金和利息的義務。企業應當設置“企業債券備查簿”,詳細登記每一企業債券的票麵金額、票麵利率、還本付息期限與方式等資料。企業債券到期結清時,應當在備查簿內逐筆注銷。

企業發行的超過一年期以上的債券,構成了企業的非流動負債。企業債券發行價格的高低一般取決於債券票麵金額、債券票麵利率、發行當時的市場利率以及債券期限的長短等因素。

債券發行有麵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三種情況。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債券的票麵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可按超過債券麵值的價格發行,稱為溢價發行。溢價是企業以後各期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補償。如果債券的票麵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可按低於債券麵值的價格發行,稱為折價發行。折價是企業以後各期少付利息而預先給投資者的補償。如果債券的票麵利率與市場利率相同,可按票麵價格發行,稱為麵值發行。溢價或折價是發行債券企業在債券存續期內對利息費用的一種調整。

企業在發行債券時,必然要有一些開支,如委托他人代銷債券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印刷債券費用以及相關的律師費、注冊會計師審計財務報告的費用、廣告費等,這些費用一般可稱為發行費用。如何合理核算債券發行費用,也是一個重要的會計問題。

債券發行費用應首先用債券發行期間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來補償。其中不夠補償的金額,按照借款費用資本化或費用化的原則進行處理:如果發行費用大於發行期間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其差額根據發行債券所籌集資金的用途,分別計入財務費用或相關資產成本;如果發行費用小於發行期間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其差額視同發行債券的溢價收入,在債券存續期間於計提利息時攤銷,分別計入財務費用或相關資產成本。

二、應付債券的核算

為了核算企業債券,企業應設置“應付債券”、“應付利息”等科目。“應付債券”核算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債券的本金和利息,貸方登記發行企業債券的麵值、溢價、應計利息以及折價攤銷額,借方登記企業債券的償還、發行時產生的折價以及溢價攤銷額,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債券的攤餘成本和應計利息。

應付債券可按“麵值”、“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等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如果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息計提和償還通過“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核算;如果債券分期付息,利息計提和償還則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

(一)企業發行債券的核算

企業發行債券,無論是按麵值發行,還是溢價發行或折價發行,均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按債券票麵金額,貸記“應付債券――麵值”科目;實際收到的款項與票麵價值存在差額的,還應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例10.4】甲企業於2010年7月1日發行三年期、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年利率為8%(不計複利)、發行麵值總額為10000000元的債券。該債券按麵值發行。甲企業的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10000000

貸:應付債券――麵值10000000

【例10.5】接【例10.4】如果發行價為10300000元,甲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10300000

貸:應付債券――麵值10000000

――利息調整300000

(二)利息計算及利息調整攤銷核算

企業債券在計息日應當按規定計算應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同時對因債券溢折價形成的利息調整進行攤銷。

1.債券票麵利息

債券票麵利息即債券發行人定期支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計算公式為:

債券票麵利息=債券麵值×票麵利率

票麵利息一般按年度或半年計算,它一方麵是債券利息費用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麵在未支付給債券持有人前形成企業的一項負債,按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在分期支付債券利息的情況下它是一種流動負債,即“應付利息”;在到期一次支付債券利息的情況下它是一種長期負債,即“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2.債券利息費用

債券利息費用按債券的攤餘價值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即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債券利息費用和對利息調整進行攤銷。

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應付債券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餘成本及各期利息費用的方法;實際利率,是指將應付債券在債券存續期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債券當前賬麵價值所使用的利率。其計算公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