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清河繡工藝館原來屬於文化局、農業局、科技服務中心聯合投資的下屬事業單位。後來因為政策原因,單獨剝離之後,成立了獨立的清河繡保護和開發公司,作為商業公司,自負盈虧,正式麵向市場經營。
這也正是葉向東並不看好清河鏽工藝館會給奶奶養老的重要原因。
如果清河繡還是事業單位,一直養著奶奶這個清河繡現在唯一的傳人還有可能,可現在,人家清河繡是一個商業公司,當年事漸高的奶奶真的有個三長兩短,身不能動,口不能言,不能為人家帶來效益之時,葉向東敢肯定,奶奶在工藝館絕對再沒存身之地。
所以,葉向東退役之後,才下定決心,暫時沒有回到清河縣奶奶身邊。
他要在機會更多的南湖市,拚命工作,趁著奶奶現在身體尚好,為自已,更是為奶奶,掙出一個有保障的未來!
奶奶因為吃住都在清河縣工藝館,所以,作為清河繡保護和開發公司的顧問,她的工資並不高,一個月隻有2000塊錢。
葉向東在部隊的五年,因為部隊的特殊性質,直接就是享受的震後士官的津貼,他的津貼,幾乎三分之二都給寄了回來。
開始一個月隻有1000元,後來隨著他的軍齡越來越高,從新兵蛋子變成了軍油子,軍銜也從一等士官,連連立功跳級,升到了最高的六級士官。加上不時有作戰任務,不時有尚算豐厚的戰時津貼這些“外快”,最後一年,葉向東寄回家的津貼,差不多平均下來,每個月都在5000元左右。
哪怕在和劉美霞談對象的幾個月,葉向東對劉美霞幾乎是言聽計從,每個月雷打不動的寄回給奶奶的生活費,也從來沒有缺少過,惹得劉美霞經常生悶氣。
按葉向東的估計,他特意給奶奶申請,讓她貼身收藏的那張銀行卡上,就是不算奶奶這麼多年的工資,差不多也應該有20萬左右了。
這不但是葉向東給奶奶準備的養老錢,更因為奶奶隻有最基本的居民醫療保險,好多醫藥費不能報銷。為了防止奶奶萬一有病,這筆錢,更是奶奶的救命錢!
有了車站那一吻,二十幾天的隔閡,似乎消失無蹤。從車站出來之後,激動的兩人也不找車,葉向東帶著王妙,一邊指點著周邊自已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縣城景致,一邊得意洋洋地向王妙顯擺,他在黑貓公司的豐功偉績。
兩人安步當車,手挽著手走上通往工藝館後門的河邊小路,葉向東的顯擺正好結束。
王妙接過葉向東得意洋洋遞過去的手機,看著上麵銀行發來的短信,王妙的眼珠都快瞪了出來,捂著小嘴尖叫:“東哥,你……你太厲害了?你真的才到新公司一個多月,就掙了八萬多?咦,東哥,你不是說八萬多嗎?這上麵怎麼隻有七萬多了?”
葉向東這個窮逼終於翻身當了一回土豪,臉上全是故作的輕浮和得意:“哦,那一萬多塊錢,已經被我用了。哼,丫頭,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等下個月項目驗收成功,哥還有這麼多錢的獎金要領。嘎嘎嘎……怎麼樣,丫頭,羨慕吧?嫉妒吧?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