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招一出,也沒什麼法子可解。麗妃本就是宮女出身,家裏又沒人在朝為官,她不必顧忌任何前朝之人。話是宮女聽來的,聽錯了杖斃就是。又是茶館聽來的,去哪查證是哪個親王的哪兩個手下?誰又能保證真的沒人這麼想呢?
茶館聽來的,似曾相識啊,東奕不會是跟我大姐學來的這招吧。
東奕喝了一口酒:“都起身吧,在坐都是朕至親之人,朕跟你們聊聊心裏話。”這是要出手了。
“朕昨日看書,看到西漢孺子嬰禪位,想必他是願意把江山送到更有才能的人手中的。”此話一出,所有親王全都下跪,體若篩糠。他們未必真是嚇的渾身發抖,隻是東奕都拿篡位的王莽說事了,他們不這麼做真不行。
東奕一停,接著說:“朕是父皇生前欽封的太子,母後與右相輔佐朕多年,朕何德何能,坐擁這天下啊。”眾人忙說東奕是真命天子,無人能撼其帝位之類。
榮親王開口道:“皇上是不信臣嗎?”
東奕捏了捏眉心:“你是兄長,朕怎會不信,隻是你手下都說你更擅治國,若你心腹皆勸你反,怕你也是無可奈何。”
“皇上放心,若有此等亂賊,臣必手刃之。”榮親王還是不死心啊。他不懂,東奕放鷹,必抓兔子。
“若前朝文武百官皆勸三哥繼位呢?”東奕一臉無辜的問。
榮親王沉默,他能怎麼辦,殺文武百官嗎?隻有皇上能做這樣的事。勸皇上殺他們?這又將皇上推到昏君的位置上,居心叵測。榮親王明白了,事已至此,別無他法,隻得說:“臣忠心不二,願以死明誌!”話一出,榮親王福晉抱著他痛哭起來,連連說不可,又求皇上開恩。
東奕冷冷道:“朕又沒說要殺他。”
“臣有一拙計,不知皇上可願聽聽?”說話的是肅親王。
“但說無妨。”
“史上造反篡位者,多非自願,臣相信,榮親王也是如此。”這一說,就坐實了麗妃所說的事,不顧榮親王殺人的眼神,肅親王接著說:“慫恿者多是好事之徒,無非想位及人臣,榮華富貴,但。”他話鋒一轉:“若他們主子沒了兵權,他們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或者說,就是有,也隻能是想想而已。”
多麼眼熟的故事,千百年都在上演,君不煩臣不厭的一出戲------杯酒釋兵權。
“大膽!你是要朕削了藩王的兵權?你們各藩王是朕兄弟,又舍命給朕保大弘,朕怎能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那朕寧可不要這江山!”東奕勃然大怒,估計內裏是心花怒放吧。麗妃又開始哭說使不得,一會又說舍不得皇上。我剛才隨親王們一起下跪,頭也不敢抬,不知道麗妃的表情。
“臣怎麼會呢!煩請皇上明日上朝,臣會親自交上兵權。”肅親王一說,眾親王也紛紛表示明早就交兵權,請皇上一定要收下,千萬不要為難。
東奕歎氣:“為了眾親王不被奸人唆使,也隻能這樣了。”說罷吩咐起身,重新開宴,眾人繼續喝酒。
怪不得麗妃一開始就找我不痛快,原來今天能立大功,早早肆無忌憚起來。
這京都,要變天,年是過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