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東陵海畔之外,因為鎖海印而平靜了萬年的大海變得洶湧澎湃起來,讓整個海洋已經分不清哪裏是海哪裏是天,不僅如此,整個東陵的百姓都看到海中電閃雷鳴,有一道人影在海天之間,身繞雷電,如天神降世。
有人說那是有無矩的隱士強者在渡劫成仙,也有人說那是萬年不曾有人抵達過的大海中的海龜正褪殼劃人,還有人說那是大海中的神靈在誅邪,眾說紛紜,每個觀點都有人引經據典般,如同鐵證如山,但隻有唐一言知道,那是白落傾在世間最後的畫麵。
當然,也有修為高深的修士前去勘察,但與往常一樣,看似近在咫尺的大海,卻這麼也到不了。
唐一言三人還是在山洞裏休息了一夜,一夜無話,第二日清晨,三人迎著朝陽踏上了新的路途。
大乾有四大武侯,其中三人分別鎮守著東門,南嶺,北漠,還有一人就是如今坐鎮金陵的燕東來。韓牧雲是大乾帝國最年輕的武侯,同時也是修為最低的一人。
他隻有不惑境的修為,可能在平常人眼中已是極高,隻不過相對於其他三位武侯全都是不羈修為的他,還是遠遠不如。但勝在年輕,韓牧雲是大乾最年輕的武侯,但用兵卻是最為老練,穩紮穩打,不急不躁,被稱為最擅長防守的將領。
或許許多新兵都不太喜歡在他的手下為兵,認為他不夠熱血,沒有王侯一怒,伏屍百裏的霸氣,反而有時有些窩囊。
就比如說現在的東門之前,麵對東陵軍的挑釁謾罵,如果是新兵至此,定當會熱血上湧,振臂大喊一聲:“為帝國榮譽而戰,”便會不顧一切的跳下城牆,與東陵的黑狼們轟轟烈烈的戰上一場,運氣好的話能拉上一兩個墊背,運氣不好的話,那就連對方的衣角都碰不到。
可現在城牆之上的不是新兵,他們是韓牧雲麾下的老兵,他們是身係希望的屈辱的黑甲軍。
起元四年,東陵的惡狼們說通過他們這裏進入關內,致使大乾蒙受金陵被破之恥,依然是那年,還是他們將東陵的黑狼軍放回了東陵,那一年是帝國之恥,也是黑甲軍蒙受恥辱之時。
那樣的恥辱對於一生追求榮光的帝國將士們是不可接受的,質疑,羞愧,憤怒,接踵而至,折磨這那些驕傲的將士們,他們被認為大乾最弱的守軍。所以那一年,無數的將士以死謝罪,黑甲軍陷入失敗與恥辱的陰影之中。
直到那個羽扇綸巾的儒雅男子走進了軍營,他沒有安慰,也沒有責罰,亦沒有聲聲的呐喊鼓勵,隻留下句:“活著,總會雪恥,不死,終會榮光。”
就因為這句話,黑甲軍成了最為惜命的軍隊,當然並不是說他們貪生怕死,而是成為了最懂得保命,每一次戰爭傷亡最少的軍隊罷了。
雖然關外東陵軍正不停地叫罵,各種惡毒的語言交替的回蕩在黑甲軍的耳旁,但對於他們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呢,這麼多年的屈辱與隱忍都熬過來了,又怎麼會在乎這些,當然如果這些東陵的士兵走進自己的射程內的話,他們也不介意讓世間少幾隻煩人的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