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中間人故事之見聞
趙之謙點了一支煙,在寒風中默默吸完,盡管羅成莫名其妙地講了一通,再加上剛剛見麵就叮囑自己,這行是不那麼好玩的,似乎很是關心後輩,提醒小心上當;可換個角度來說,也有可能是打預防針,連他都有打眼的經曆,如果這次掏宅子,有什麼不對,可不能怨他。
把煙蒂一丟,趙之謙不由暗笑,自己可沒多少錢讓別人設局來騙,何況自己有玉釘,至少斷代是不會錯的,再退一步說,自己這點錢能買什麼,這次也就是打醬油的。看看吧!長見識為主。
看到服務員端著茶過來,忙接了過來,推門走了進去,房間中煙霧繚繞,似乎幾人都沒說什麼,隻是王佳一醒來,呆呆地想著什麼。
“來!喝點茶,解解酒。”趙之謙挨個地把茶添上,回到原位坐下,想著該走了吧!不過還得等做東的羅成發話,或者是一桌的長者胡老頭發話,這是吃飯的規矩。
胡老頭端起茶喝了一口,並沒有吭聲,在哪靜靜地想了一會,然後伸手拍了拍一旁發愣的羅成,說道:
“羅老板,你這麼聰明的人怎麼在這事上想不通呢?做我們這行誰沒有打眼的經曆,畢竟這些古玩見識,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現在回過頭去看,認為當時怎麼會犯如此幼稚的錯誤,那是因為你已經漲見識了,對不對?”
“我也這麼想過,你看7801和7501那麼明顯的區別,不但瓷土有區別,就是‘水點桃花’的畫法也大有不同,可怎麼當時就像豬油蒙心一樣,就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唉!這麼一次就讓我爬不起來了。”
“說句老實話,我也有那麼幾次打眼的經曆,隻不過投入較少,就當是交學費了。但是做我們這行,關鍵要不貪,心態要正,哈哈!說來容易做起難。不過說到打眼,我倒是聽說過一個奇人,羅老板應該也聽過,原來在省城也大有名氣,牛老,聽說過嗎?”
“你說的是那大收藏家的牛老?嗯!不但聽過,還見過幾次,現在好像在京城搞了一個博物館,基本都是他的藏品。嘿嘿,人如其名,是個牛人。”說到人脈,羅成又活起來了。
“可你知道,他是怎麼起家的?這牛老是我聽過的唯一沒打眼過的人。”胡老頭講完,笑嘻嘻地看了幾人一眼,這話點重磅炸彈的味道。
果然,幾人都叫了起來。
“不可能吧!”
“不是說,經驗靠積累,剛入行,怎麼都免不了打眼的?”
“哈哈!至少圈子中就是這麼流傳的,我們都不是他身邊的人,自然也隻能聽聽了,信不信由你們,不過我搜集了一下他廣為流傳的事,我不得不信,他呀!簡直是古玩界的神,幸好這些年,他很不出來逛了,否則我們還怎麼生活。”
“說說,他怎麼神奇了?”談到這古玩大人物,王佳一的興致也來了,忙不迭地問道。
“他的年紀應該和我差不多,可別人出道,哪叫一個平地一聲雷,那時收藏不是像現在一樣,人人參與,僅隻是小圈子裏玩,可牛老居然在一次博物館展出時,指出一件經很多專家都認可的元青花,是贗品!這還了得,這是幾百萬的東西,而且展品都是在防彈玻璃裏,沒上手怎麼看得出。那是一件青花花卉瓜果紋梅瓶,口小肚大,他說贗品的標記就在肚子裏,這不是胡鬧嗎?不過當時不知他怎麼認識了省文化廳的領導,壓下來按他的意思再檢查,結果用醫用的內窺鏡看了一下,嘿!還真有一個簡體字‘劉’。這一下牛老名聲大振,大家才注意到這年輕人,才發現這人進入古玩行,也才一年多,可幾次地攤上買珍品,轉手賣出,早已經地百萬身家,那是九十年代初的事,你們說以他這眼力,可能打眼嗎?”
“恐怕那瓶子就是他做的,不是內壁有個牛字嗎?”趙之謙不由問道?
“哈哈哈!你這外省人,牛、劉不分,這牛老是屬相牛的牛,而內壁是姓劉的劉,兩個字。”
趙之謙聽完,反應過來,不由赫然,的確,在家鄉,這兩字的發音怎麼都分不清。
“不過,當時還真有這麼想的,不過後來再來幾次無可挑剔的撿漏、鑒定,誰還會質疑?”羅老板接著解釋起來,“我聽說的是牛老剛出道時怎麼鑒定一幅畫的事,原來不知道是何時的事,現在看來應該在胡老板講的這事的前麵。”
這事有趣了,不但有人有物有時間,而且還有胡老板、羅成的互相驗證,看來八成是真的了。
羅成接著說:“我當時在省城認識的人不少,誰有什麼好物件,心中都有一個底。”看來人脈廣已經是羅成唯一還能自得的長處了,每句話都以此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