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趙匡胤要是年輕上二十年,跟霸圖打起來,一時半會還真難分勝負。但是如今的趙匡胤已經五十了,從外家功的角度說身體素質已經開始下滑。尤其是此時的趙匡胤已經當了十六年皇帝,早不是當年當將軍的時候,所以武功也落下了。
趙匡胤勉強跟霸圖打了十幾個回合,一個沒留神,槍杆讓霸圖的鏈子錘給纏住了。他想往回拽,但是哪裏拽的動啊。讓人家霸圖一使勁,就把手裏的大槍給卷走了!這下趙匡胤可倒了黴了,手裏沒有槍,哪裏是霸圖的對手啊!
眼看趙匡胤就要遭霸圖的毒手,就見旁邊一道人影倏然而至,一伸手就拽住霸圖那鏈子錘的鐵鏈子。霸圖一看來人搗亂,也不管於和是誰,衝於和飛起來就是一腳,倆人就鬥在一處。
霸圖剛才打趙匡胤的侍衛聽厲害,但是跟於和一比,那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別看於和那一年才二十出頭,但是能耐就是一般的劍客都比不了。霸圖哪裏是對手啊!於和也不用背後背著的碧血鴛鴦劍,就空著兩隻手,把霸圖逼的節節敗退。也就三十幾個照麵,於和一把拽住霸圖的鏈子錘,手上一使勁,愣是把這錘的鐵鏈拽斷!
霸圖當時就嚇壞了,轉身就想走。於和哪能讓他走啊,追上去一掌就給霸圖打飛出去七八丈遠,當場絕氣身亡。
趙匡胤在旁邊看的都傻了,沒想到剛才還窮凶極惡的刺客,頃刻間讓人就打死了。趕緊上前向於和詢問,於和趕緊從懷中掏出母親給自己的信物,遞給趙匡胤。趙匡胤看著這信物,眼淚就湧出來了,一把抓住於和的手,痛哭流涕!
就這麼著,趙匡胤認下了於和。可是他沒敢直接給於和公布身份,因為終究是二十年的私生子,按年齡說,於和還是他的長子!在皇家來看,這可是關乎儲君位置的大事,趙匡胤不得不慎重。
於是趙匡胤暫時沒有給於和皇子身份,而是暫封他為侍衛頭領,可以在宮中隨意行走出入。於和也不在乎什麼皇子身份,更不想繼承皇帝位置。因此上也就沒往心裏去,真就在宮裏當起了侍衛頭領。
他不往心裏去,可不代表趙匡胤不往心裏去啊。趙匡胤一直對京娘有愧,如今京娘故去了,他怎麼都想要把這份愧疚補償到於和身上。不過礙於皇家顏麵,趙匡胤沒敢擅自做主,而是把弟弟晉王趙光義叫來商量了一番。
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聽哥哥說了這麼個事情,也是大吃一驚。趕緊讓趙匡胤把於和的事情壓下來,暫且不要外露,等找個合適的時機,再給於和封個太平王爺就可以了。趙匡胤也點頭同意。
就這麼著,於和在宮裏待了整整半年,知道他身份的就隻有趙匡胤兄弟和當時的宋皇後三個人而已。趙家哥倆想的就是將來給於和一個王爺的位置,但是宋皇後卻多了個心思。她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年僅四歲的趙德芳繼位。可是一來上麵有個前皇後的兒子趙德昭,二來當年趙匡胤在杜太後麵前立下了“金匱之盟”,答應把皇位傳給弟弟晉王趙光義。因此她的想法一直也隻能是個想法,可是如今於和的出現,給了她一絲希望。
宋皇後趁著趙匡胤一次風寒,就勸他立下儲君遺詔,然後將這份遺詔交於於和守護。等趙匡胤駕崩之時,遺詔就由於和宣讀,上麵再寫明於和身世。借著宣讀遺詔的功勞,新皇就可以順勢認下這皇兄,再冊封他一個王位!
這一番話可真就讓趙匡胤動了心了,於是趙匡胤就在宋皇後的東宮中寫下了一份遺詔。不過這遺詔的內容,卻是任何人都不讓看。趙匡胤細細的把遺詔收好,用一個錦盒封起來,這才叫過於和,對他曉以大義,讓他細細看管這錦盒遺詔。等他駕崩之日,就將這遺詔取出宣讀,於和也答應了。
按說這事情應該極為隱秘,但是沒想到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情就讓晉王趙光義知道了。趙光義早有野心相當皇帝,那霸圖就是他雇來刺殺自己哥哥的。如今聽說趙匡胤寫下遺詔,更是緊張萬分,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
因此上,趙光義就定下了毒計!先是雇傭了大批的江湖人士入京,秘密潛入皇宮。他也在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這天晚上,進入了皇宮內院!這就要引出曆史上著名的疑案——燭影斧聲!
欲知後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