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大多以一定的演講稿為藍本,即興演講者有之,但甚少。因此,演講能否成功,除卻演講者個人素質外,演講稿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一篇質量上乘的演講稿能為演講者增添無限光彩。

技法導航

一。明確對象,有的放矢。

寫演講稿首先要明確聽眾對象,了解其文化程度,思想狀況以及所關心的話題。這樣,演講的重錘才能敲到他們的心坎上,激發其興趣,收到宣傳、教育之效。

特級教師張健有一篇題為《幹就幹好》的演講稿,其中第三段的演講詞是這樣的:“和在座的大多數同學一樣,我們都來自靠著三分土地生存的農村。偏僻封閉的農村,沒有能夠給我們提供優裕良好的發展環境,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輩沒有能夠為我們創造寬闊光明的前途,但是憨厚樸實、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卻用他們自己近乎原始的生生不息的勞作,為我們闡明著比世界上任何名言更具說服力的道理,為我們解讀著比世界上任何名著更具深邃內涵的準則。“娃呀,心不要太野,幹啥都中,幹就幹好,可別丟了咱老墳裏的人。”

這段文字針對大多數來自農村的孩子,講述了一個人人都有切身體會的古老道理,聽眾聽了無不感同身受。

二。感情真摯,以情動人。

古語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隻有融入了真情實感的演講稿,才能打動人,感染人。因此,演講稿要寫出講者和聽者的心聲,使其感情上產生共鳴。

2009年4月,林清玄在大陸跟中學生座談交流,為了鼓勵大家大膽提問,他這樣說到:“我小時候又自卑又害羞,跟人講話,走到10米臉就紅,走到5米耳根就紅,3米手掌就紅,走到麵前連腳指頭都紅。後來,為了鼓勵自己,我就在心裏一直默念:沒什麼好害怕的,他是人我也是人,他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終於,靠著這句‘口訣’打氣,我成功克服了自卑感,學會了與人交流和溝通。同學們,若你為提問感到害羞,就在心中默念:我們都是人!”

這番話將自己小時候自卑又害羞的狀況如實地擺在了同學們麵前,可謂情真意切,令不少同學頓時放鬆起來,積極地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運用修辭,生動傳神。

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為此,需要運用諸如比喻、排比、誇張之類的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的形象色彩或加強語言的氣勢。

著名作家劉墉一次與學生交流,麵對學生“怎樣才能像您一樣超越自己,活出閃亮的人生?”的提問,他這樣說:“我們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也許就是我們自己!在超越別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不要怕土地的堅硬,隻要你有手,土地就是軟的;不要怕路途遙遠,隻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不要怕高山聳峙,隻要你有毅力,峰頂就在眼前;不要怕長夜漫漫,隻要你能忍耐,閃亮、光明的人生大道就在眼前。”

這段文字連用四個“……不要怕……隻要……就……”的句子,構成排比句式,很形象地將各類困境一一呈現,而且一氣嗬成,氣勢恢弘,完美地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令不少同學佩服之至。

以上隻是演講稿寫作藝術的三個方麵。其實,還有諸多細節需要關注,如語言要幽默風趣,內容要波瀾起伏,觀點要鮮明突出,篇幅不宜過長等,這一切都有待於在寫作中去實踐。當然,演講稿寫作時可突出某一點,也可幾點混用,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名家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