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玉華縣這邊,王府後院數十個匠人支起了個大爐子,正在按照悟空三個人的兵器樣式替三個小王子鑄造新武器。
金箍棒,九齒釘耙和降妖杖哪個是凡物?離開了主人,夜幕降臨之後大放光彩,照的整個玉華縣透亮一片。於是眾工匠便打算連夜趕造。
不巧的是在玉華縣的城外有個豹頭山虎口洞,洞裏有個黃獅精,看到了萬道霞光自玉華縣起,便駕雲來到了空中觀看,見到乃是三個兵器放光,不由道:“好寶貝,好寶貝。”不由得愛心一動,黑雲沉沉,狂風怒起,一瞬間卷過王府 後院,匠人們口呼:“妖怪”四處躲避,等安靜之後,方才出頭,此時卻發現三件兵器早已不見了。正要向王子稟報卻發現悟空三人已經來到了後院索要兵器。
原來悟空等人在房內歇息,突然感到一陣妖風,便出來查看,正好看到妖怪離去,想到手裏沒有兵器,害怕敵不過妖怪,便來到後院打算取回兵器再去打探一番。仙人身體贏弱,大多依仗法寶兵器,而妖類肉身強大,依賴法寶者甚少。故此去了兵器再去方才妥當。
結果剛到後院,便發現他們三個的兵器已不見了蹤跡。料想這些工匠也沒有本事拿得動,再聯係到剛才的那陣妖風,不消問,必是妖怪搶走的無疑。
這時一個匠人道:“剛才一陣風,把長老們的兵器盡數刮去了。”
這時三個王子也到了,聽到匠人說這話,頓時道:“那獅子竟敢如此無禮。”
悟空道:“哪個獅子?”
大王子道:“城北七十裏處有一座豹頭山,山中有個虎口洞,洞裏住著個黃獅精,除此之外玉華縣周圍其他地方並無妖怪,料想必是那獅子拿的。”
八戒道:“你怎對那妖精如此熟悉?莫不是你三人覬覦我兄弟三人兵器,自己偷得藏了起來嫁禍給那妖怪。”
二王子道:“師父此言差矣,師父們的兵器我三人雖能拿的動,但是耍起來卻並不如意,更何況師父們傳我等武藝,我三人又怎會忘恩負義?至於我王兄對妖怪為何如此熟悉,說出來也估計三位師父不信,在這玉華縣幾乎每個百姓都和那妖怪很熟悉,甚至還有些人和那妖怪做生意。”
悟空從未想過世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妖怪,便道:“妖怪好吃人,怎麼能和人如此和好相處?”
大王子道:“師父莫要以皮囊論人妖,師父本是一隻猴子,獸聞道,即為妖,按理說師父也是妖類,為何如今卻能和我們打成一片?”
悟空道:“我已在西天成佛,自然不能和其他妖怪相提並論。”
八戒道:“天庭之中不少天兵天將甚至神仙都是由下界妖怪修行而成,妖怪靈智未開之前一切依照本性,人在他們眼中就是食物,與其他野獸無異。此時對於這種妖怪,天庭便會派天兵天將下界消滅,而能夠躲過天兵天將剿滅的妖怪,有的長居深山不敢外出,有的便是借此機會靈智初開,再也不敢吃人。還有的則是本領高強,天兵天將奈何不得。料想這個黃獅精應該是靈智已開的妖怪。”
悟空道:“妖之初,性本惡,便是當年死在我手下靈智已開的妖怪也不在少數,有些靈智未開作惡少的我能放過的也放過了,這個黃獅精就算靈智已開,保不準以前做過多少惡,他手下自然有些小妖,難道他們都與你們玉華縣百姓一直相安無事的相處?”
大王道:“靈智初開不初開的我等不知道,隻知道這些妖怪從我出生便有,他們不吃人,隻要靠在玉華縣幫忙給百姓打工賺些錢,然後再靠賺的錢買些雞鴨魚肉之類的肉食,因此雖然百姓開始很害怕他們,但是時間長了發現這些妖怪並無傷人之意,而且幹活從不偷奸耍滑,漸漸的便接納了這夥妖怪,有時過冬之時妖怪們無活可做,人們也會送些雞鴨之類的東西讓他們過冬。”
悟空沉思一會兒道:“我自成佛之後,便覺得自己高過其他妖怪,如今看來到是我庸俗了,天下妖怪若都能像這黃獅精一般,料想這天地之間必是另一番景象。”
八戒道:“大師兄靈智未開之前難道沒有做過惡?”
悟空道:“我從石中生。乃是天地靈物,自我出生那天起靈智便已開,仿佛在天地之間存活了數千年之久,偏的沒有一絲記憶,因此並未作惡,至於我猴類縱然靈智未開,也隻知餓則食桃,困則居樹,哪裏會作惡。”
八戒聽到後沉思了一會兒道:“也許我們都錯了。”
悟空道:“這話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