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馬良聽趙舒侃侃道來,便覺得劉備奪取荊州就在眼前,口中不住道:“先生高見,先生高見。”
趙舒看著馬良如此激動,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不由覺得好笑,劉備得占荊州****何事?值得如此興奮,而且荊州後來不還是被孫權遣呂蒙偷襲了。但這些後話,趙舒卻不敢出口相告,否則馬良還不跟他拚命?
馬良自顧自地激動一番,猛然發覺自己失態,老臉一紅,於是坐在李蘭對麵,問道:“先生一席話,讓良茅塞頓開,如撥雲見霧一般。不知先生尊姓大名,表字是何?哪裏人氏?何以流落至此?”
一口氣問了這麼許多問題,趙舒怎麼聽怎麼像是後世查戶口。第一個問題,趙舒本來是回答過的,可是馬良當時隻是客氣詢問,哪裏真的放在心上?此刻隻好再重複一遍,道:“在下姓趙,名舒,字經緯,本是蜀郡人氏。自幼與父親飄泊海外,舊年家父病逝,遺命要送其靈柩返鄉,是以乘船歸來。途中卻遇海盜,家人無一幸免,隻身流亡故土,保全賤軀。”說著,趙舒還故意嗚咽幾聲,裝作悲痛之壯。
馬良誠人君子,不想趙舒撒謊,反而陪著哀歎幾聲,道:“先生能保全性命,也是不幸中的萬幸。在下提及先生傷心之事,甚感歉意。”卻忽然又問道:“先生回故土不久,何以對天下之勢了若指掌?”
趙舒聞言一愣,急忙掩麵失聲痛苦,心中卻不住盤算如何措辭,最後不得已乃道:“在下自幼家父便命學故土學識,常言天下將亂,匹夫有責。是以猶為注重謀略兵法教導,在下雖然回故土日淺,卻也能省時度勢,得出剛才一番言論。”
先君能教導出先生這等學識,真乃世外高人。”馬良深信其言,豔羨不已,歎息道:“可惜良福薄命淺,不能得見高賢。”感慨一番,又見趙舒仍在悲切,心感其孝,又不住拿言語來寬慰。
趙舒在他勸說之下,也終於漸漸收住哭聲,恢複平靜。馬良才又問道:“先生如此大才,不知可有何打算?”
趙舒長歎一聲,答道:“在下如今一貧如洗,也不知將來如何。隻是秉承先父遺命,輔佐賢主安定亂世,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馬良聽後,又不住出言誇讚趙舒的“先父”如何賢德,最後才問到了自己心中最迫切想知道的問題上:“那敢問先生,以先生觀察,當今之世,何人堪稱賢主?”
趙舒瞟眼看了一下馬良,心中默笑道:“嘿嘿,上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