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之上關平都顯得十分興奮,對於一個武將來說,除了在馬背上建功立業,還能有什麼值得欣喜的事情?趙舒卻顯得比較平靜,對他來說這些根本不是什麼懸念。周瑜詐死引誘曹仁出戰,本來要占取南郡,卻被劉備偷襲。
等兩人來到大帳,已經坐滿了人,劉備見他二人前來,才開口道:“適才探馬得來消息,東吳大都督周瑜攻打南郡之時,誤中曹仁奸計,如今中箭身亡,諸公以如何?”
孫乾常在兩軍之間走動,是以與周瑜,魯肅都有幾分交情,於是上前道:“主公與東吳有同盟之誼,今失大將,理當派人前往吊唁。屬下願往東吳軍中一行。”
劉備點了點頭,示意孫乾暫時退下,又轉問道:“既然周郎已故,諸公可有良策奪取南郡?”說話之間,卻看向孔明,在劉備的心中似乎也隻有孔明能為他出謀劃策。
孔明卻並沒有回答,轉看向趙舒,想從他那張平靜的臉上找尋些答案。周瑜之死,孔明乍聞之下,也十分心驚,雖然後來也想透是誘敵之計,卻並不像趙舒一樣麵色如常。作為一個識人的智者,孔明很敏銳地能覺察出趙舒並不一般,也並不隻是能滔滔舌辯。
趙舒也能感覺的到孔明的目光,其實這幾日他已經想透了一件事情。劉備畢竟是一個梟雄,他想要的是天下,若要使他消去殺害自己的念頭,隻有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覺得自己對他有用,能幫助他完成霸業,才會舍不得下手。
趙舒輕輕咳嗽一聲,緩緩走上前去,朗聲說道:“屬下恭賀主公萬千之喜。”此言一帳,帳中一片愕然,劉備滿是疑惑,問道:“敢問先生何喜之有?”旁邊孫乾也忿忿道:“友盟傷逝,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何來大喜?先生不可亂言。”
隻是孔明能明白趙舒說言之意,笑吟吟地看著他,說道:“公佑少安毋躁,且聽經緯再言。”趙舒感激的看了孔明一言,繼續說道:“主公以為周郎真死耶?此乃其誘敵之計,南郡曹仁若聞周郎創發身亡,今夜必然傾城而出。主公可使兵馬暗伏城下,等曹仁去後,便可乘虛奪取南郡。此非大喜耶?”
劉備神色驚疑不定,轉看孔明,問道:“軍師以為如何?”孔明隨即答道:“經緯與亮不謀而合,主公今夜定能在南郡城內安坐。”
劉備這才信以為真,頓時大喜,再轉看趙舒,眼光也多了幾分讚許,乃道:“天以二位先生與備。諸將可速回營中準備,今夜奪取南郡。”
再回到帳中,關平對趙舒除了往日的友善,更多了幾分欽佩,誇讚道:“自從軍師隨伯父以來,神機妙算無能出其右者。不想先生居然也能料出周郎之詐,真神人也。”
孔明那才是真本事,趙舒這不過是沾了曆史的光,急忙謙謝道:“少將軍過獎了。舒不過趁了口舌之能,今夜大戰還需少將軍英勇殺敵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