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1 / 2)

陳矯萬萬沒有想到他會如此動作言語,睜開眼睛看著他,道:“你這是做甚?”趙舒卻一把抱住陳矯雙退,哭喊道:“大人救我,大人救我。”

陳矯心中雖然恨極趙舒,但見到對方如此,卻也隻好將其扶起,問道:“君是坐上客,矯乃階下囚。何以出此言語?”

趙舒忙止住哭聲,答道:“在下名喚趙舒,新投劉備不久。昨夜在下冒犯大人,在大人處騙得兵符,便是想要討好劉備。哪知那斯得了兵符之後,並無封賞,便引大軍去取荊襄,隻留下五百兵馬,讓在下與張飛守此南郡。今聞探馬來報,夏侯敦大將軍已率荊,襄數萬兵馬殺奔南郡而來。在下與張飛商議,欲棄城而走,以全性命。那黑斯非但不聽良言,更不顧在下昨夜大功,反惡言相辱。那莽夫不知天高地厚,妄想以區區五百對抗夏侯大將軍數萬天兵。此螳臂擋車,自尋死路耳。在下豈能與那匹夫俱焚?現欲先放大人出城,今夜三更,在下於城中為內應,舉火為號,打開城門,將此城獻於曹丞相。願大人在夏侯大將軍麵前美言幾句,放小人一條生路,則感激不盡大人恩德。”

陳矯聽了趙舒這一番話,臉色數變,半響才道:“先生真有意投曹丞相,矯願為引見。”

趙舒聞言大喜過望,急忙道:“在下這就送先生出城,還請先生將這件士兵的衣服換上。在下於門外相候。”

片刻之後,陳矯就換好衣服走了出來,兩人遂一起往城門而來。街道兩旁冷冷清清,陳矯不住四處張望。趙舒也不加阻止,一路送至城門外,乃拱手道:“在下隻能送大人到此處。先生切勿忘約,三更時分,舉火為號,在下在此恭迎夏侯將軍大駕。”

陳矯不動聲色,還了一禮,道:“定不忘約,先生但請寬心。”說完轉身急急而去。等他走遠,張飛才從旁邊出來,道:“先生此計能成否?”

“此緩兵之計隻能到三更,隻望主公與軍師能在三更前趕回救應。不然,嘿嘿……”趙舒一拉張飛,說道:“三將軍,走,喝酒去。”

卻是陳矯出了南郡一路望襄陽大道而來,行不數裏見前麵塵土飛揚,有大隊人馬行來,再看卻是本家旗號,軍中隱有“夏侯”二字,於是急忙迎上前去,大聲喊道:“來的可是荊州夏侯將軍人馬?吾乃南郡曹將軍帳下長史陳矯。”

前麵軍士急忙通傳入內,不久就見一騎馬飛馳而出,喊道:“真是陳長史麼?”陳矯定睛一看,正是本官曹仁,忙拜倒一旁,道:“矯幾不見將軍矣。”

曹仁翻身下馬,上前扶起陳矯,道:“先生不必多禮,昨夜是某誤中賊人奸計,以至兵敗城失,先生落魄,仁之過也。”

陳矯起身謙謝,又問道:“將軍卻原何在此?這支兵馬可是夏侯將軍荊襄所部?”

曹仁點頭道:“昨夜兵敗,吾與子廉引軍欲投襄陽元讓處。誰知行至半路,便遇元讓兵馬,言是南郡兵符求救,便一道前來。先生真遠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