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魏延反奪取長沙(1 / 2)

進了魏延的家裏,趙舒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家徒四壁”,落魄如斯也難怪他對韓玄心生不滿意。兩廂坐定之後,魏延道:“某落魄至此,家中無酒,無以為待,還望閣下不要見怪。”

對於這樣的武人來說,酒總是能拉近感情,趙舒便讓關平出門沽酒,道:“多打些來,今日難得與魏將軍相見,當一醉方休。”

關平出門而去,魏延才問道:“聊了多時,尚不知閣下名號,還望告知。”趙舒微微一笑,張口就答道:“在下益州趙舒。”

“你……”魏延猛然站起身來,手按劍柄,問道:“莫非就是劉皇叔帳下,破曹軍取荊襄者?”趙舒可沒有想到自己的名諱已經傳這麼遠,拱手道:“正是在下,將軍何故如臨大敵?”

魏延見趙舒如此輕鬆,乃故意喝道:“先生未免大膽了些?”

趙舒道:“舒一介書生,何乃大膽之說?”

魏延道:“先生隻身入敵城,不大膽乎?”

趙舒將魏延打量一番,笑道:“城中如無將軍,舒死亦不敢入城。”魏延自然聽出言外之意,冷笑幾聲道:“莫非先生來說延叛主投敵?”

趙舒將頭微搖,道:“非也。舒久慕將軍威名,數日之後恐不複見,故先入城一敘。”魏延不解道:“先生此言何意?”

趙舒又複坐下,緩緩說道:“我主劉皇叔得三郡後,便欲譴一偏將帶兵攻取長沙。然舒知將軍在此城中,說皇叔曰‘長沙太守韓玄雖無大才,然麾下有一智勇雙全之將,不可輕敵。’眾皆問乃何許人也?舒乃道:‘義陽人魏延。’皇叔亦驚道:‘有此人在,長沙不易得耳。’”

說到此處,魏延不禁打斷他說話,問道:“皇叔知世間有魏文長乎?”

趙舒即正色道:“舒豈敢欺瞞將軍?昔日皇叔帶新野十萬百姓,投奔襄陽,孰料蔡瑁,張允二將背主降曹,閉門不納。唯將軍開城迎接,奈何賊軍勢大,皇叔無緣與將軍相會,引為憾事,至今懷念將軍仁德。聽聞將軍在此,我主本當親自引軍前來,奈何三郡初定,人心不穩,無暇分身,隻得差人至荊州調關雲長將軍前來。可見視將軍何重?非關將軍不能敵也。”

這一席話把魏延說的是滿麵春光,連聲道:“皇叔知吾也。”趙舒偷瞟他一眼,繼續道:“關將軍帶兵本欲直接殺至長沙,與將軍一決高下。”魏延又道:“久聞關雲長神勇不凡,某當與他一戰。”

“將軍此言差矣。”趙舒急忙道:“莫非將軍真欲與皇叔為敵乎?”魏延聞言,默不作聲。趙舒再清清喉嚨,朗聲道:“將軍開襄陽大門而迎皇叔,足見將軍心存漢室,此將軍之忠;將軍於眾賊軍中大戰荊襄名將文聘,尚能全身而退,此將軍之勇;將軍開門以迎十萬新野百姓,欲使之避禍,此將軍之仁;將軍不投曹操,而來荊南任職,乃將軍不忘故主劉景升,此將軍之義。將軍行此忠,勇,仁,義之事。今日何去何從,舒何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