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在席上見趙舒如此失態,想著人非聖賢總有缺陷。趙舒年紀輕輕在色字這關把握不住,也是情所應當,所以辭別劉備之後,便來尋趙舒父子,欲為之為媒,不想趙舒卻一口回絕。孔明還道是趙舒靦腆害羞,乃笑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經緯若是有意但可明言,務須過多顧慮。”趙舒仍舊搖頭道:“舒並無此意,軍師多想了。時辰不早,還請軍師回去休息,恕吾父子不遠送。”
孔明此番真的征住,難道自己看錯了?既然對方下了逐客之令,孔明也好起身告辭,行至門口卻突然轉身,道:“亮聞老將軍身有箭傷,經緯連番遭刺,才特意前來為經緯獻計而求安。經緯切不可多心。”言訖出門而去。
黃忠聽著孔明臨走之言,轉看趙舒道:“孔明此言何意?”趙舒淡淡一笑,道:“孩兒亦不得而知。”
黃忠也不疑有他,又對趙舒道:“適才為父真擔心吾兒答應孔明之意,如此一來吾兒今日失態,再無從解釋。”說著便拍了拍趙舒肩膀,道:“好男兒誌在四方,大丈夫豈患無妻?年輕人不可貪念一時美色,而誤及前程。”
趙舒知道黃忠仍是不放心,乃躬身道:“義父教誨,孩兒當牢記在心,不敢有忘。”黃忠這才點了點頭,又囑咐他早些休息,滿意地離開。
趙舒也緩步走回自己房中,他是拒絕了孔明的好意,但卻和黃忠心中所想完全兩樣。黃忠是擔心其名聲受損,趙舒卻是更擔心自身的安危。黃忠身上那一箭,看關平動作表情,很明顯就能猜到是關羽所射,孔明方才最後所指,也就是此意。若娶了關鳳就是與關羽是翁婿,趙舒就自然不會再被其所圖。趙舒卻不是這樣想,關羽刺殺自己無非是看見他先重賞魏延,後又拜黃忠為父,惟恐其結黨營私,此公心也,足顯關羽對劉備仍懷忠誠。但劉備對關羽如何,趙舒仍不能確定,若貿然與關羽結成親家,則關羽聲勢更盛,劉備又會作何想法?這樣豈不是將自己置與風口浪尖,趙舒在此地立足未穩,可不願再惹這些禍端上身。至於關鳳,趙舒確實很想把她當作依依,等日立下功勳,在劉備帳下舉足輕重的時候,再向關羽求親不遲。
過得兩日,劉備又與眾將還治荊州,改油江口為公安,自此錢糧廣盛,招攬賢士;將軍馬四散屯於隘口。趙舒,黃忠父子也跟到荊州,另尋府第住下,與關家少有來往。仍舊是看書,喝酒,遛馬,畫畫,閑以度日,偶爾想想關鳳,卻從不在人前提及,數月之間相安無事。
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劉備用以為借口鎮占荊襄的劉表公子劉琦由於酒色過度,淘空了身子,嗚呼哀哉。劉備為此大哭一場,也不知道是哭公子,還是哭荊州。死者已矣,活著的總要繼續生存鬥爭,襄陽是荊州要郡,需得大將鎮守。孔明與趙舒都舉薦關羽前往,劉備自然準下,關羽收拾一番,克日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