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完畢,趙舒遂全軍向陽平關撤退。考慮張飛心存不滿,趙舒不敢再多用馬超,高平等人,隻命他帶三千軍士前去埋伏。張合,郭淮二人也都是有謀之人,趙舒恐其並不中計,於是隻退十裏便安下營寨。次日,卻又退二十裏安營。
張合數敗於張飛,見川軍退去,卻也不能斷定其真假,是以不敢輕舉妄動。後見川軍,一日一停,起初還疑心是其誘敵之計,遂與郭淮商議。郭淮沉思良久,進言道:“川軍一日一停,必然是恐吾軍追擊,欲緩緩退回陽平關。”張合雖然也有此想法,卻還是不能確定,忽又有探馬來報,川軍又後撤三十裏下寨。張合更不生疑,謂郭淮道:“若非伯濟所言。某又被張飛,馬超所騙,現在便帶兵隨後掩殺如何?”
郭淮勸諫道:“川軍退去多有防備,將軍帶兵掩殺,也未必能勝。如今南鄭城中糧草無多,將軍宜速親自押解送糧草送與魏王,隻要魏王大軍能破劉備,何慮張飛等人?”張合卻其言深信不已,急忙點齊軍馬,押解糧草向南鄭而來。
張飛伏兵在山下,探得山上兵馬都往南鄭而去,一麵派快馬通知趙舒趕來接應,一麵親自揮軍攻打上山。張合因恐糧草再有閃失,將山上精壯盡都帶走,隻留少許老弱守山。郭淮在山上看見張飛旗號,心知又中對方之計,急忙命人放火燒山,準備棄山而走。
張飛遙見山上火起,也知曹軍要逃,乃催軍奮力向前,自己一馬當先衝上山寨。正遇郭淮指揮人馬突圍,張飛哪裏肯放過?大吼著便舉矛刺來。郭淮素知張飛勇猛,心中著忙,且武藝本來遠不及對方,隻十來回合,就被張飛輕舒猿臂,生擒過去。餘下眾軍將見張飛勇猛,皆伏地請降。張飛奪占定軍,見四下烈火焚燒,不及卸甲,又忙指揮軍士救火。
趙舒接到張飛快報,急忙帶輕騎先轉回定軍山,見到滿山尚未完全熄滅的焰火,還道是張飛在焚燒曹軍糧草。等到張飛出迎交談,趙舒才知是郭淮知不能守,欲燒山而逃,不禁暗想此人倒確是員將才,遂轉問張飛其下落。得知郭淮已被張飛擒下,就關押在營中,趙舒又是大喜,拖著張飛一起便來會郭淮。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為人極有謀略,是三國後期曹魏隴西一線屏障,多次與薑維交鋒,各有勝負。趙舒也早聞其名,便讓軍士將其帶上帳來,欲以言語說之而降。郭淮進來雖然有些狼狽,卻並失風度,麵上也絲毫不顯懼色,不住打望帳眾人。等見到張飛坐在旁邊,而帥位之上另又一人時,郭淮不由臉上微驚,仔細打量起眼前這位青年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