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效古人不減反增(2 / 2)

次日,張飛先帶所部人馬將山中所剩糧草盡量搬往陽平關。趙舒與馬超,高平引軍駐紮在定軍山,處理剩下不能搬走的輜重。再次人,就卻探馬來報,言曹操聞夏侯淵陣亡,隻留下夏侯敦守南鄭,自己親引大軍來取定軍山,三軍俱是白盔白甲,聲言要為夏侯淵報仇,一路旌旗蔽日,恐有十數萬之眾。

趙舒沒想曹操來得如此之快,心中也自吃驚,再看眾將臉上都是驚異不定,眼望自己,隻得故作輕鬆道:“無妨。我軍可先退回陽平關。”高平與他相處關係漸漸緩解,此刻聞之,便出聲勸道:“我軍人少,又多是步卒。恐後撤不遠,即被曹軍趕上;不如就借此山勢,抵禦曹軍。”趙舒卻不從其言,道:“陽平關左右無路,我軍在關上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退。孤守此山,曹軍若四下圍住,我軍欲退不能,豈不全葬身此處?”

高平也覺有理,卻又問道:“若曹軍輕騎追趕,奈何?”趙舒笑道:“曹操多疑,見我軍不戰而退,必不敢輕舉妄動。且我軍行進之時,可在馬後縛上樹木,多揚塵土,又於路多棄軍器,衣甲。曹操必疑心有埋伏,不敢追擊。”此計雖然說的輕鬆,卻端得是凶險,趙舒無奈之下,也隻能出此下策。

馬超,高平二將依命而行,頭一日曹軍果然不曾追趕。趙舒又恐其識破計謀,下寨之時又命軍士多挖一倍灶坑,再次日,又多挖一倍,日增其倍。果然使得曹操越發疑心有埋伏,並不敢使兵將來追趕。趙舒一路平安地退回陽平關,才長長地鬆了口氣,但隨即心中又沉重起來。即便合上張飛兵馬及原來關上守軍,趙舒所部不過三萬餘人馬。而曹操含恨前來,盡起南鄭軍馬,又近二十萬之眾。趙舒怎不敢大意,一麵命軍士在關上多插旌旗,迷惑曹操,一麵修書劉備,請求分兵來援。

曹操在行軍之際,察看川軍營寨,見其軍灶可供數萬人食用,及至關下又見上麵旌旗飛舞,不知川軍虛實,前兩日並不敢貿然攻打。到第三日,才猛然省悟,孫臏以減灶示其弱,川軍難道就不是增灶示其強?曹操原本為兄弟報仇,現在又知中計,不由大怒,於是親自陣前督戰,命眾將帶人馬輪番攻打,日夜不息。

趙舒在關上也隻能將軍士分成兩部,由馬超,張飛帶領輪換守禦;自己也時常親自上關督戰。曹軍人馬眾多,且又帶有不少攻城器械,殺退一批,又來一批,前撲後繼,渾不畏死。幸賴陽平關地勢險峻,張飛,馬超等將用心防禦,才能堅持住曹軍一輪再一輪的進攻。趙舒現在真的是束手無策,隻能祈禱劉備援軍早些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