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2 / 3)

向寵,吳懿等人都經曆過法正之事,自然明白黃皓此舉用意,不由都是怒行於色,不複再勸。聽著黃皓一聲聲尖細的慘叫傳來,趙舒心中高興不已,轉眼看著身後郭淮也是一臉欽佩之色。趙舒這樣當眾處置黃皓固然是要吐心中的一口惡氣,更重要的是在眾將麵前表明態度,絕不仿效法正謀逆,而劉備之病,也就不能聯想牽扯到趙舒的身上。

劉備既然染病在床,禦林軍也隻好散去,趙舒本該帶著眾將入內問安,隻是劉備還不曾蘇醒,隻是在門外侍立等候。黃皓受完刑罰之後,雙股已是一片血肉模糊,抬下去的時候已經是奄奄一息,卻仍將一雙怨毒的眼神瞪著趙舒。是他自己不識抬舉,難道怪趙舒麼?

約莫過了個半時辰,才又有一名宦官出來傳詔,劉備已經蘇醒,宣召趙舒等入內覲見。此宅原是趙舒舊時居住之處,房間原不很多,後來劉備東征之際,曾在府中住過一段時日,是以擴建不少,也改得麵目全非。隻有後院花草想是甚合劉備心意,保持不變,就在院內設下的寢宮。

劉備原本便是花甲老人,逢此大敗,身體本就不好,在江夏退回荊州途中,便微有小恙。而且昨天又不知被嚴鵬怎樣折騰,此刻麵色蒼白,躺在床塌之上,給趙舒的感覺就是快要斷氣一般。而嚴鵬卻像無事一般,在一側不停的忙碌伺候。

行禮之後,劉備用近似呻吟的聲音,讓趙舒等平身。趙舒起身奏道:“陛下既然龍體欠安,不妨就多在荊州修養些時日,何況孫權未必就此善罷甘休,陛下親自坐鎮在此,必保荊襄無礙。”此刻情形,不由得劉備不答應,其餘眾將自然也無異議。隨後趙舒和眾將又各自說些恭祝劉備早日康複之語,才告退出來。

回到郭淮府中,桓易,李韋,於圭,林楊等人都聚在一起,都是多日不見,就在郭府一起用飯。隻是劉備在病中,不敢醉酒,以免落人口舌,隻好淺嚐則止,不曾盡興。歡宴之後,乃摒退左右,商議如今之勢。郭淮魏之降將,桓易本是吳人,李韋起於草莽,於圭有父遺命,林楊拔於行伍,都是趙舒的心腹之人,不作二想。

郭淮先道:“昨夜嚴鵬求見大哥,想必便是商議陛下之事。不知大哥究竟作何打算?以小弟愚見,陛下此刻尚不宜崩殂於外,一則孔明保太子在西川,二則陸遜虎視於江夏,荊州不可再生變故。”

趙舒點了點頭,道:“伯濟之言甚是,吾如此行事,不過是要將陛下羈絆在外。等到局勢稍定,再隨其入川,不過陛下身邊尚且有向寵等心腹禦林,若陛下執意要起駕回川,便有些難辦。”

郭淮笑道:“此事極易,大哥如今節製荊州諸路軍馬,關征東駐守江岸,襄陽豈能不譴將守禦?向寵隨陛下日久,常稱其能,此番兵敗,其營獨善,大哥何不保奏其為襄陽太守?至於川中諸將,吳懿等輩在江夏尚且不願代陛下死,能有幾分忠心?隻要大哥好生拉攏,彼無兵無將,有事之時,能與大哥為敵麼?”

“伯濟高論。”趙舒轉眼看著旁邊眾人,桓易有勇有謀,卻不擅長於勾心鬥角,李韋,於圭,林楊等人便更不消說。遇事也隻有郭淮能出上主意,不由讓趙舒想起嚴鵬其人,能一眼將趙舒心機看穿,也卻有不凡之處,若真能收作幕僚,也是一大良助。不過他先出賣法正,又出賣劉備,難保以後不出賣自己啊。

郭淮卻哪裏知道趙舒心裏想了那麼遠,又繼續道:“大哥,還有一處兵馬,至今不曾有消息,還需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