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何能承認陳到之事,詳驚道:“陳到刺殺趙舒?緣何有此之事,朕實不知情。”
“陛下不知?”嚴鵬故意鬆口氣,道:“陳到迎趙將軍入城,自己與心腹侍衛懷中皆揣有利刃,圖謀不軌。若非陛下之命,枉殺重臣,其罪大焉。”
劉備看著嚴鵬,木然片刻,乃道:“確是大罪。”嚴鵬見劉備已有舍車保帥之心,又道:“既然陛下無意賜死趙舒,何不宣進宮來,好言安撫,彼受陛下大恩,本是為平叛而來,隻因陳到之事才不得已而圍宮門,陛下能言明其事,則其圍自解。”
劉備又沉吟半響,終於揮手道:“去宣趙舒覲見。”嚴鵬行禮而去,劉備心中越是淒苦,剛才嚴鵬之言,無一不是在為趙舒說話,看來趙舒黨羽已遍己身旁,再轉眼看著略有喜色的黃皓,更是心驚膽戰。
不久之後,趙舒隨著嚴鵬一起來見劉備,看著劉備比數月前更加蒼老,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當年初隨他時,正值赤壁大勝,春風得意之際,現在故人盡逝,剩下的又爭權奪利,已經遠不是趙舒心中所願見的三國群豪。
大禮之後,劉備看著被縛一旁地陳到,問趙舒道:“愛卿是來平亂耶?還是叛亂耶?”趙舒又隻好跪下,道:“臣在襄陽巡視防務,聽聞漢嘉太守黃元叛亂,舉兵東來,惟恐陛下有失,特來平亂,何至陛下見疑,臣死罪。”語音悲憤,便真是如受了莫大冤屈一般。
劉備怎能不知道趙舒是在作戲?但卻也隻能開口寬慰,道:“朕豈能疑卿,隻是禁軍來報,愛卿擒拿陳叔至,奪占城防,料想必有大事發生,是以朕緊閉宮門,以防不測。非疑愛卿。”
“陛下聖明。”我又道:“臣入城之際,臣部將見陳大人麵色不善,乃出手冒犯,卻搜出懷中藏有利刃,欲對臣不利。臣原以為是陛下欲賜臣死,常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原該引頸自刎,卻又被部下阻攔,或言‘將軍無罪,若是陛下受奸人蒙蔽,將軍卻不麵聖分辨,而自死之。將軍死後,旁人皆以此論陛下,豈不有傷陛下之明?’,臣深以為然,乃帶陳到前來麵見陛下,若陛下真以臣罪當誅,臣請就死。若是陳到矯詔枉殺國家重臣,亦望陛下明正典刑,以彰其咎。”言罷再三叩首,以示心誠。
劉備麵色木然,半響不語,趙舒的話隻是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殺我,要麼殺陳到,在他心中自然是千萬個願意殺趙舒,然而時勢卻又不能,但若是要親口說出陳到有罪當死,又如何能做到?現在他身邊忠心之人除了陳到,還能有誰?是以心中猶豫不決,雙手抖動不已,嘴唇微微張合,卻終沒有發出聲音。
此刻卻聽陳到大聲喊道:“我自殺汝,非奉陛下之詔。”乃掙脫身後押解軍士,大步上前,對著劉備叩拜,道:“臣聞趙舒前來,因前在白帝之日,多有得罪,恐其報複,是以懷揣利刃,欲殺之。今既事敗,臣有負陛下大恩,罪無可恕,望陛下賜臣一死。”
劉備看著陳到,龍目含淚,輕聲對趙舒,道:“叔至隨朕多年,隻是一時糊塗,冒犯愛卿,卿可恕此一次乎?”
看著陳到如此忠義,又加之劉備屈尊代為相求,趙舒心中著實不忍,意念稍動,卻又聽旁邊嚴鵬道:“以私仇而欲傷國之棟梁,此大罪也。陛下若不嚴懲,豈不讓將士心寒意冷?如今之勢,當斷則斷,不斷反亂。”最後這兩句,顯然是對趙舒而言。趙舒此刻確實是開弓再無回頭箭,即便饒時下過陳到,劉備的心中趙舒仍就還是一個亂臣賊子,陳到更不會對趙舒感恩戴德,隻是平白多留下了一個強敵而已。權衡再三,趙舒隻得心中默歎一聲,再叩首道:“全請陛下為臣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