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至劉永聰穎(2 / 3)

話雖是如此,但孔明是否能合嚴鵬言語,尚未可知,且荊州乃魏吳皆欲得之地,趙舒若無川中為援,怎能久守?孔明在西川,關羽尚且不救,豈會救趙舒?趙舒站起身來,緩緩踱了幾步,想要奪取西川固然不易,與孔明誠心結盟,互相為唇齒,卻是甚難。嚴鵬見趙舒猶豫,乃笑道:“將軍是不知孔明心意,是以難取舍?”

趙舒點頭長歎道:“孔明其誌甚大,恐不能容我。天無二日,我終不能與孔明共掌大權。”

“將軍此言差矣。”嚴鵬又道:“陛下東征失敗,國中精銳盡失。孔明久在成都,已成有勢力,急切除之,豈不聞兩虎相爭,互有所傷?縱使將軍得便,隻是讓魏吳獲利,誠不可取。”

趙舒猛然抬頭,看著嚴鵬道:“先生是為孔明為說客乎?”

嚴鵬一怔,“哈哈”笑道:“將軍疑我?”又正色道:“吾生平無所願,隻望能繳平江東,盡殺孫氏一門。漢室強盛始能成焉,若分崩離析,鵬之心願何時能了?自陛下駕幸白帝,將軍得掌荊襄,孔明便使人結交與我,欲與將軍共圖天下。”

趙舒不知他與江東孫家究竟有何仇隙,乃疑問道:“孔明如何知汝與吾相善?”

嚴鵬歎息道:“此便是孔明過人之處,我與將軍之事,陛下尚且不敢確信,孔明便能一眼洞悉。不過將軍誘使黃元起兵,卻應該是大出他意料之外,否則也不會留下白帝空城與將軍。”

趙舒“嘿嘿”一笑,能讓孔明出乎意料之外,卻也算深感榮幸。嚴鵬見趙舒麵有得色,也笑道:“孔明先雖不知道黃元乃將軍挑動,但其一路東來,孔明也必然有所覺察。少則兩三日,多則七八日,孔明隻怕也會親來白帝。這數日之中,是戰是合,將軍尚可仔細思量。”

黃元一直往著白帝城來,孔明必然能覺察不妥,現在多半已在來白帝城的路上。他若真有心與趙舒攜手共謀天下,未嚐不是件好事,確實值得斟酌一番。嚴鵬知此事不易決斷,乃行禮告辭離去。

趙舒轉眼看著天翼一臉不愉,又記起他是為報大仇而隨自己,趙舒若與孔明聯合,勢必不能再與趙雲為敵,天翼自然不高興。究竟該何去何從,著實讓趙舒頗費思量。

翌日,陳到所部軍馬在吳懿等川將引領之下回到白帝,趙雲卻帶著親信奔往成都。看來趙舒斬殺陳到確實有著殺雞儆猴的震懾效果,連趙雲也不敢輕來。至於陳到部下軍馬,趙舒恐怕其為亂,乃命吳懿為督,屯在城外,曰:“此互為犄角之勢。”不過陳到部下皆是精兵,趙舒總得想著收編過來,乃以其破賊有功,大加賞賜。又當麵向劉備保舉吳懿為左將軍,讓劉備看吳懿的眼神大變,心不甘,情不願地下詔冊封。吳懿也自知辯解無益,何況白帝城內諸事皆歸並於趙舒,隻好坦然受之。是夜吳懿攜其族弟吳班來趙舒府中拜謁,畢竟是國舅之尊,趙舒竭力拉攏,他也用心迎合,是以兩下相談甚歡。又次日,葉楓取黃元首級來獻,獲其降兵上萬,趙舒乃擇其精銳,遣其老弱,又得兵數千,由是白帝城中局勢暫定。

嚴鵬所言不假,孔明確實親自帶兵前來白帝城。聽到孔明在城外請見,趙舒急忙與桓易等人出城來會,遙見孔明,趙雲立馬陣前,乃笑問道:“丞相何來遲也?”

孔明打馬上前兩步,輕搖羽扇,也笑答道:“將軍行事,亮頗不及。”此時他已年過四旬,卻仍風流儒雅,趙舒雖不改容顏,也不禁自慚。孔明又道:“黃元叛亂搶掠數郡,將軍隻來一日,便使元凶授首,真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