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舒用過晚膳,也不再看處理政務,打馬出府徑往嚴鵬府裏來。嚴鵬明日便要出使東吳,趙舒雖然在朝上答應他前往,心中卻總還是放心不下,隻好臨行之前,再去叮囑一番。現在蜀漢國力大損,南麵馬忠又還沒有捷報傳來,著實不能再與東吳對敵。嚴鵬親自延請入內,笑道:“下官知將軍心中顧慮,早恭候多時。將軍但有所命,下官必然銘記於心。”
趙舒乃問道:“吾聞昔年江東有大姓者,嚴白虎,不知是升平何人?”嚴鵬答道:“既然將軍已經猜到,下官也不再隱瞞,先君與他乃一胞兄弟,為孫策所殺,是以與東吳孫氏不共戴天。”言語之間,極是怨憤。趙舒見他神色,惟恐前往東吳當真惹先禍端,便有明日另擇一人出使之意。
嚴鵬知其有反悔之意,遂平複心境,道:“將軍不必擔心,下官雖然愚鈍,卻也知時下不可與東吳為敵。隻是心念故土,欲往省之,必不會讓將軍為難。”趙舒仔細打量對方片刻,確實不知該不該相信,卻仍不願意拂他之意,伸手握著嚴鵬道:“升平如此講,吾便放心了。明日前行切要牢記今夜之言,吾就不再打攪了。”便告辭出來。
次日嚴鵬出使東吳,當朝劉禪又將立後之事再提了出來,趙舒不再反對,更提名故將軍張飛之女,可立為後。這樣一來原本不少反對立後之人,也都改口支持。眾所周知關,張二家與皇室的關係,而且張紹現在雖然與趙舒走得近,但也確實是劉禪身邊的近臣,要是再反對下去,得罪的不僅是趙舒,還有劉禪,張紹。雖然蔣琬等少數幾人還是反對,卻顯得十分勢單力孤,劉禪也懶得聽他幾人再羅嗦下去,開口說了句:“就依大將軍所奏。”結束了所有爭端。
群臣退下之後,劉禪單獨召見趙舒,說了不少感激的言語。趙舒心中也十分歡喜,劉禪既然願意冒天下的大不韙,急於成婚,自己便樂於做這樣的人情,既可以讓蔣琬等輩對劉禪失望,也可以讓劉禪更傾向於自己。
接下來就開始為劉禪籌備婚典,趙舒與關鳳成親的時候,隻是劉備一句話,然後大擺宴席,行了結拜之禮,接著送入洞房就算成事。劉禪現在結婚可完全不一樣,既然選黃道吉日,又要拜告天地先祖宗廟,整個成都城內都忙得是不亦樂乎。婚期拖了半個多月,才把張紹的妹妹送進宮內,接著群臣朝拜恭賀,雖然劉備才死了幾個月,也仍舊大擺喜宴。就是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根本沒有多少人還會去想著那堆葬下的爛肉枯骨。
席間張紹自然成了眾人敬酒的焦點,但他卻深知這些多是拜趙舒所賜,不敢絲毫怠慢,反而愈加恭敬。趙舒自從上次受傷以來,又加之悲痛過度,傷及內腑不能多飲,隻陪著眾人喝了幾杯,便告罪回府。劉禪的婚禮,也讓趙舒更加覺得愧對容兒,心中也盤算著挑個日子,給她一個正式的名分。但是劉禪敢這樣胡作非為,趙舒卻怎麼能在先帝孝期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