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朝會欲代求親(2 / 2)

次日葉楓果然早早穿戴整齊,在外等候。趙舒並不經常上朝,隻是在府中處理日常事務,今日由於葉楓緣故,還跟著起了個大早,打著嗬欠隨著他一起出門。蜀漢朝柄皆於趙舒之手,一應事務皆是趙舒與蔣琬等人商議好後,再呈報劉禪禦覽,而劉禪也從不曾有異議。所以早朝基本上就是一個形式,讓百官將事情在劉禪麵前念一遍,既然他是名義上的皇帝,自然也就要名義上的處理一下朝政。

當然趙舒不愛上朝的毛病,蔣琬等人也多有怨言,但見他平日並不曾耽誤公事,而且很多見解也確實於國有利,諫言了幾次,沒有效果,也就罷了。因此趙舒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在朝上遇到蔣琬的時候,還累他多次詢問,還道又出了什麼大事。趙舒自然不能先說出來,隻是淡笑不答,盡說些不相幹的事情。

不久之後,聽得後麵內侍高喊:“陛下駕到。”百官忙按班次站好,等著劉禪從後殿走出,一起行三拜大禮。劉禪確實還是劉禪,雖然趙舒在三國以來,見到的不少名人,多少與所知不符,但劉禪卻還是與曆史名副其實的。並不關心朝政,也學著趙舒,時常借故不朝,但他卻不是趙舒能比。趙舒隻是臣下,可以告病,劉禪乃是一國天子,不能連日罷朝不聽政事。蔣琬等人勉強不了趙舒,卻還是能勉強劉禪的,所以劉禪上朝的時候,與趙舒多有一個毛病,便是愛打嗬欠。

說實在的,孔明在時已經基本上製定了一套很完善的內政政策,趙舒自信遠不及孔明,所以奉行的是蕭規曹隨的原則。數年來並沒有什麼大事需要處理,而朝堂上每日奏的也都是千篇一律,別說劉禪不愛聽,趙舒都覺得麻煩。在劉禪的嗬欠過程之中,蔣琬終於絮絮叨叨地將該奏報的事情念完。劉禪也隻是禮貌上的詢問一下大家,有沒有別的意見,然後百官一起沉默兩分鍾,劉禪就會說一句:“就依愛卿所奏。”接著旁邊的內侍又扯著那尖細的嗓子,喊道:“有本再奏,無本退朝。”

葉楓之事,趙舒是要入內宮私下稟奏,是以還巴望著早些散朝,並不出聲。百官又接著沉默片刻,就該是那內侍喊“退朝”的時候。不想劉禪卻環視眾人,道:“既然諸位愛卿,都無本奏。朕卻還有一件天大的喜事,便要說了。”

劉禪在朝上從來都沒有自己的見解,今日卻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讓眾人有感到十分的驚訝。趙舒也都不禁睜開半閉的眼睛,看看他究竟要說什麼,不想抬眼望去,劉禪也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心中暗自納悶,難道還有什麼所謂的“喜事”與自己有關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