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英雄惜英雄,魏延對於陳晟的武藝是相當認同的,聽說薑維能有辦法使之歸降,不禁大喜,張口便要詢問,卻又想此事終歸還要趙舒拍板,便帶著薑維再次回轉大帳求見。二人去而複來,趙舒還以為有要緊之事,急忙召入。見禮之後,魏延當先稟告來意,請示定奪。趙舒的心中因為關興的原因,並不一定想要招降陳晟,但聽到薑維能有辦法勸服陳晟投降,也不禁有些好奇,轉而問道:“伯約有何妙計?”
此刻帳中眾將已經散去,隻剩下葉楓在側,他與陳晟原有一麵之緣,心中也不願意見到陳晟的人頭落地。是以在聽到薑維前來投降的消息,便急忙進帳,用此事暫時攔下了趙舒的斬殺之令。在諸將離開之後,卻又不及時提醒趙舒,想要再想想辦法救下這個所謂的兄長一命。現在聽到薑維有辦法能使之歸降,葉楓也是喜形於色,側耳恭聽。
此時許儀的首級已經不知弄到何處,薑維隻得道:“方才末將所獻許儀之首級,乃有大用。此人與陳晟乃是師兄弟,情賽同胞,關係極為親密。若陳晟得知許儀為夏侯懋所殺,必然恨之入骨,末將再以言語說之,定能使陳晟歸附大將軍麾下。”葉楓也頓時記起當日陳晟與許儀確實兄弟相稱,急忙接口道:“陳晟待許儀如手足,若知他為夏侯懋所害,定會為其報仇……”說到此處,卻又猛然想起,趙舒與關興何嚐不也是情同手足?難道隻有陳晟會為許儀報仇,趙舒就不會為關興報仇麼?隨即將後麵言語咽下,偷眼去看趙舒,等候他的最終答複。
對於是否斬殺陳晟,趙舒的心中也確實有些矛盾,所以再被葉楓打斷之後,也遲遲沒有再下令開刀。趙舒要殺陳晟,原因之一固然是關興之死,其次便是陳晟也未必肯降。現下薑維卻替他出了個主意,不知是否應該試上一試。昨夜陳晟偷襲營寨,孤軍奮戰,後麵卻沒有魏軍大隊人馬的接應,趙舒再傻也能猜想得到是魏軍內部出現了問題。而葉楓從洛陽回來,也帶有夏侯懋與陳晟不合的消息。現在再將許儀的死轉嫁到夏侯懋的頭上,確實能讓陳晟更加憤恨,但他會不會就此投降卻還是兩說。
蜀漢後期大將匱乏,陳晟這樣的人物,趙舒也是多麼希望能投到自己的麾下,於是遲疑道:“陳晟能為許儀一人,而背叛曹魏?”被這樣的一問,薑維心中也沒了百分百的把握,但他素有急智,心念急轉,頃刻之間又生出一計,道:“即便許儀之死並不能激發陳晟的恨意,那麼遠在洛陽的家人,想必應該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說完又目示趙舒身前擺放的地圖,道:“末將可否更近一步說話。”
得到趙舒首肯之後,薑維行禮上前,指點地圖,道:“天水錢糧都在上邽,大將軍可擇精銳連夜奔襲,又選與陳晟相貌相近者領兵。消息傳入天水,必能使夏侯懋深信不疑。他與陳晟本有舊仇,聽到陳晟歸降,便會迫不及待地上奏曹睿。曹魏向來對背叛之人的家眷絲毫不留情,陳晟在洛陽的家眷定然不保。一旦消息傳來,大將軍再以言語說之,不愁陳晟不降,隻是此計費時日久,不知道大將軍願行否?”
這樣的計謀,趙舒並不是設想不到,但如此一來,陳晟必然會被滿門抄斬。當年劉備對待徐庶之時,曾說過“使人殺其母,不仁;而用其子,不義”。如此不仁不義之事,趙舒也是不屑為之的。
薑維獻計之後,又退回原位,卻忍不住偷眼去看趙舒臉色。但卻分辨不出對方的表情究竟是喜還是厭,心中頓時有些擔憂,想起自己乃是新來之人,怎麼可以表現出這樣的陰毒?於是又道:“末將也知此計有失仁義,隻是末將深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陳晟才堪大用,大將軍又素有愛才令名,是以冒昧進言,還望將軍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