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且住。”郭淮卻又出聲將其喚住,程明心中立時生出一絲希望,轉身急切問道:“將軍改變主意了?”郭淮乃搖頭道:“非也。隻是想讓將軍帶話與司馬仲達,若是不如意,但可來荊州相投,本將軍必向大將軍竭力舉薦,仍不失封侯之位。”程明聽他言下之意,便是說宛城定然不保,心中雖然也是這樣認為,卻不願聽郭淮這樣明白的說出來,遂怒道:“多謝將軍美意。”便又舉步出帳,卻剛好迎麵撞在一人身上。
來人似乎沒有料到帳內會突然走出人來,被撞倒在地,馬秉就在程明身後,看清來人麵目,急忙上前攙扶,道:“林將軍請起,何事竟如此匆忙?”來者正是林楊,因為當年跟隨趙舒,此時已經升授將軍之職。被馬秉扶起之後,便道:“郭將軍可在帳中?是宛城有了消息。”說著便與馬秉一起入帳。程明本來是要離開,現在卻聽說有宛城的消息,便又不肯立刻離開,隻站在帳外傾聽。隻聽林楊向郭淮稟告:“將軍,宛城已經失陷於曹子丹之手……”
程明心中大駭,不等其說完,便又複闖入帳中,大聲問道:“此消息可當真?”帳外的幾名軍士,隻當他是郭淮的客人,不曾催他離開,此刻見他貿然闖入帳中,也急忙跟進來,想要將其執出。郭淮卻揮手示意眾人退下,乃道:“本將軍也是方才聽聞,若要知曉詳情,還要等林將軍細細道來。”
程明方想起自己行事莽撞,乃告罪道:“請這位將軍詳細告知。”郭淮雖然屯兵新野,卻是每日都輪番派人馬北上打探宛城戰事,郭統回營之時,正就是林楊出發之際。林楊探得消息,便又馬不停蹄的趕來回報,剛被程明打斷,此刻又繼續道:“消息千真萬確。曹魏大軍已經進入宛城,司馬懿父子卻不見蹤影,曹真正派遣人馬四處搜尋。”
雖然宛城兵力遠不及曹真,但程明離城之時,城中尚有三萬可戰之兵,又加之司馬懿以善守著稱,怎麼可能一日便被曹真攻破?心中不由不信,乃問道:“曹真是如何攻破城池?”不僅程明心中有此一問,就連郭淮也大為不解,他奉趙舒之命進兵新野,便是有攻取宛城之意。至於方才所言不出兵之種種,也不過是知道宛城司馬懿尚可堅持數日。
趙舒自小讀三國,印象最深刻者不過諸葛亮與司馬懿,現在諸葛亮已死,隻剩下司馬懿,必是勁敵。所以才會下足功夫,挑撥其與曹魏的關係,希望能借機消滅司馬懿手中的兵權。所以才再三叮囑郭淮,一定要等到司馬懿油盡燈枯的時候,才可以出兵救援,倒不是他不想取下宛城,隻是怕司馬懿的兵力消耗不盡,日後又東山再起。
郭淮奉命以來無日不在考慮何時出兵為好,程明來求救之時,郭淮料得對方既然還能護送使者殺出重圍求援,必然還能再堅持段時間,是以不肯出兵。卻萬萬沒有想到,宛城失陷的消息馬上就傳了過來。
林楊見諸人皆有疑惑之色,於是詳細說出宛城失陷的過程。卻是因為戴陵在突圍之時,被曹真所獲。曹真見到司馬懿對待叛徒的手段,乃威脅戴陵,若不肯歸降,便假傳消息,說其已經歸降魏主。戴陵妻子親族皆在城中,一旦這消息傳入司馬懿的耳朵裏,必然是舉族無免,再者宛城城破隻在旦夕之間,戴陵隻得歸降。
有戴陵為內應,且城中將士親眼見到司馬師對待年幼族弟的手段,軍心動搖,人心惶惶。在曹軍入城之後,大多不作抵抗,甘願棄械投降。於是隻在一日便分出勝敗,隻是宛城雖破,司馬父子卻不知如何先逃了出去,害得現在曹真在宛城大肆搜捕。
程明聽到這個消息,不疑有他,心念主將安危,便向郭淮告辭,欲隻身前往宛城打探消息。郭淮愛其人才,本想勸說挽留,程明卻是再三不肯,隻得作罷,親自送出營寨。回帳之後,郭淮急召馬秉商議,隻是兩人都不曾料到宛城如此早便被攻破,均沒有對策,隻好修書飛鴿傳報趙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