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明升遷實為分權(2 / 2)

趙舒雖然身居高位,但心腹之人卻不是很多,且如葉楓等人皆無將才,郭淮又遠在荊州,魏延如此反複,現在身邊隻有桓易一人足托大事,是以所說皆是肺腑之言。桓易也知道此刻趙舒在朝中表麵上看著風光,但實際上卻是如履薄冰。朝中有著蔣琬、費禕等人一心要維護漢室正統,長安的魏延也愈加與趙舒離心離德,皇帝劉禪也似乎再開始積極準備著手收回權柄。雖然此刻還說不上有什麼威脅,可世事難料,誰知道明天又會有什麼新的難題出現在二人的麵前?桓易本想留在漢中,輔佐趙舒,但隴西數郡又能交付與誰?隻得輕歎一聲,道:“將軍以兄待某,某豈能不以死相報?隴西諸郡,但付於某,若有閃失便提頭來見。隻是某前往隴西,將軍身邊又少一人,萬事還要多加小心,若須狠心之事,萬不可手下留情。”

趙舒點了點頭,道:“謝大哥教導,日後定當牢記在心。”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桓易深知趙舒生性寬和,遇事總要留下三分餘地,便又道:“既然如此,那魏延所奏遷都之事,當如何回複?”趙舒“嗬嗬”笑道:“我已有回複,大哥難道不知麼?”

桓易一怔,隨即便又明白趙舒之意。自古國家封王封侯,何曾有將故都作為封地者?趙舒特意改封魏延為長安侯,便是此意。既是嘉獎魏延,也是在答複他,遷都之事,不要再提。隻是不知道魏延能否體諒趙舒的這一番美意,若仍舊不知悔改,到時趙舒又會不會再作忍讓?桓易看著趙舒,忽然說道:“薑維久在魏延身邊,總有不便之處,將軍何不將二人調離分開?”

趙舒何嚐不是這樣的想法,隻是薑維既然跟定魏延,即便自己下調令,隻怕他二人隨便找個借口便推委過去。但薑維如此行事,趙舒總還是要給他點警告才是,於是道:“大哥下去之後,可派人傳令,擢升薑維為大將軍參軍,轉調漢中聽用。就算他不肯奉命,也當有自知之明,收斂一些。”

桓易領受之後,便想要告辭離開。趙舒卻又複將其喚住,問道:“大哥不日便要前往隴西,前日所提之事,可有考慮?”桓易臉上頓時顯得有些不自在,遲疑許久,總不知道該如何作答。趙舒便又道:“此事孟公主已來詢問我幾次,大哥若再不答複,隻怕殿下一怒返轉南方,大哥將後悔莫及。”

桓易這才長歎一聲,道:“某心中所想,將軍十分了然,何苦再如此逼我?孟公主不過感我相救之恩,而桓某又豈是挾恩索報之人?某不肯答應這門親事,也是怕日後殿下後悔,某豈能誤其一生。”

桓易這一番心思,趙舒也相當的明白,隻不過自從大軍回轉漢中,孟倩已經來找過自己數次,其意甚堅,料來並不是一時的衝動,所以才肯攬下這件差事。可是桓易卻再三不肯,倒讓趙舒有些為難,正不知該如何勸說,便見孟倩緩緩從門外走將進來,似乎聽到桓易方才所言,臉上表情顯得十分惱怒。

趙舒素知這個公主脾氣不好,惟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便急忙施禮道:“不知殿下到此,有失遠迎。”孟倩略還一禮,趙舒便又道:“二位慢談,吾先回避片刻。”便想要抽身離去,卻聽孟倩道:“兄長不必回避,小妹隻有兩句話要告訴桓將軍。”說話之間,眼睛卻是直瞪著桓易。

桓易卻不敢正視孟倩的目光,低頭道:“願受殿下指教。”孟倩冷哼了一聲,乃道:“第一句話,桓易,你隻個不折不扣的懦夫,連自己喜歡的人,也不敢說明接受;第二,你可知道你雖然救了我,我又何嚐沒有救你?蛇毒入口,若非我尋來些解毒草藥,以嘴喂你,你能堅持到葉楓等人施救?我與你早有肌膚之親,又怎能再嫁旁人?若嫁與你,又豈會後悔,你當我不是漢家女子,便那麼下作不堪麼?”

“我並無此意。”桓易原本也有幾分口才,但在孟倩麵前卻總顯得十分木訥,抬頭道:“殿下不可誤會,我……”接連說了幾個“我”,卻始終沒有個所以然來。急得趙舒在旁,也隻是在心中不住感慨,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孟倩遂不再理會桓易,轉向趙舒道:“大哥,小妹這便告辭了。”趙舒聽她語氣不善,乃問道:“殿下要去何處?”孟倩冷冷答道:“自然是回南方去,難道就在此地受人如此侮辱麼?”言訖便轉身出門而去。趙舒見桓易仍舊木在一旁,不禁跺足道:“你還不去追?”桓易“哦”了一聲,方才恍然大悟一般,急忙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