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至樊城再起爭執(2 / 2)

看著賈逵背影,曹休複笑謂旁邊心腹將領張普道:“昔日先帝欲以逵為督,假節鉞,吾固知其性情,剛而多疑,不堪重任,乃諫阻先帝。今日所為,豈非吾當年之所見也?”張普遂出聲附和其論,曹休於是就使張普為先鋒,引兵在前,自統大軍於後。

張普領得先鋒之印,心中歡喜,固要建功以圖升遷,一路耀武揚威,非有一日,直至樊城北麵數十裏,忽有探馬來報:“前麵有蜀軍阻路。”張普乃一麵使人飛報曹休,一麵自提兵前來交戰。兩陣對圓,張普但見對方是一少年將軍,欺其年幼,出馬喝道:“孺子何以為戰,還不早降?”

對陣卻是郭淮之子郭統,聽得張普叫陣,也出列罵道:“賊將不知好歹,已中我父帥之計,可速速下馬歸降,方可不死。”張普聞言大怒,縱馬來戰,郭統年紀雖輕,卻也毫無畏懼,提槍相迎。兩馬相交,大戰數十回合,郭統少年英雄,越戰越勇,張普抵敵不住,漸漸力怯。又戰三五回合,郭統口中大喊“著”,長槍直刺早中張普肩頭。張普唬得魂不附體,急忙勒馬便走。郭統於是揮兵混戰,不久見曹休大軍到來,才收兵返回樊城。

張普首戰敗績,來見曹休,惟恐吃罪,隻得極力誇讚郭統武藝,言其勇不可擋。曹休本就不悅,複聽其喋喋不休地誇獎對方了得,不禁喝道:“汝為先鋒大將,武藝不如敵將,還值得四處張揚,沾沾自喜麼?”張普被曹休如此一罵,頓時住口,忽然想起陣前郭統所言,遂又道:“都督且息怒,末將失敗,固然是對方武藝高強,卻也是另有緣故。交戰之前,敵將聲音我軍已中其計,致使末將分心提防,故而有此一敗。”

“中計?”曹休一路南下,雖然是想破敵立功,卻仍舊時刻在提防中敵之計,此刻聽張普提起,不由問道:“是何計謀?”賈逵此刻也在旁邊,遂進言道:“都督明鑒。廖化言關平出兵之後,郭淮必然趕回荊州,可是都督大軍來到樊城,郭淮卻仍舊有力出城交戰,可見其詐?如今又言中計,以末將之見,必是廖化誘敵,為保完全,都督還是拿下廖化拷問,再作定奪。”

曹休心中也正疑惑怎麼樊城還有兵馬,乃轉謂廖化道:“將軍以為如何?”廖化在旁聽到賈逵之言,又得曹休詢問,急忙拜倒,道:“末將實不知樊城為何還有軍馬。至於郭統陣前所言,都督怎能相信?若是都督用計破敵,對方尚未中計,都督便肯先告知麼?此必是郭淮知某在都督軍中,所使離間之計也。”

“巧言狡辯。”賈逵見曹休又頗為疑惑不定,急忙再勸道:“都督萬不可再信此人之言,如今我大軍前來,不知城中底細,萬不可在此逗留,不如暫時退回,以觀其變。”廖化卻也道:“關將軍已經起兵,就等都督響應,並力攻破郭淮,此天賜之機,還望都督三思。”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曹休一時分不出真假,隻得止住二人,下令全軍不必再進,就在原處擇敵安營,待明日前往城下挑戰,以觀城中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