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關平與趙舒屏棄前嫌之後,若說蜀漢的領軍將領之中,還有誰不是趙舒的親信,那無疑隻有上庸守將鎮遠將軍霍弋。霍弋乃是霍峻之子,其父在葭萌關被鄧芝所殺,便一直被劉備恩養在宮中。後來還是趙舒將鄧芝送到上庸,由霍弋親自為父報仇。自此之後,霍弋雖然還是忠心劉氏,但對趙舒的卻是充滿感激之情。隻要不看到他欺君奪位,都能睜眼閉眼,沒有表示任何的反對。
趙舒逼宮迫死國母的消息傳到上庸,霍弋曾修書一封,送與趙舒,對所行大逆之事,痛加責罵。上庸左臨漢中,右靠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趙舒有恩於霍弋,且知他對漢室十分忠心,倒不擔心他效仿孟達,轉頭曹魏。但逼殺張皇後之事,呂容確實做的有些過分,趙舒隻好回書霍弋,措詞十分客氣。仔細將張紹的陰謀說出,言“舒不殺人,人即殺舒,實不得已而為之”,又曉之以忠義,動之以恩情。霍弋也無可奈何地接受現實,畢竟獨木難支。如今趙舒大權在握,霍弋又能把他怎麼樣?隻能是修書責罵,出口惡氣而已。
趙舒心中也明白霍弋雖然受了自己大恩,但卻永遠不會成為自己的心腹將領,因為他的心中更加忠於那個坐在寶座上的劉姓皇帝。所以在傾國伐魏國的時候,更本就沒有怎麼考慮上庸的這支軍隊。引誘曹休出戰,趙舒其意隻是想將其部全殲在樊城城下,然後再出兵進取宛城,但萬萬沒有想到,兵臨城下,卻看著城上飄揚的是蜀軍旗號。趙舒還正在納悶,就見城門大開,數十百騎湧出,為首一將高呼道:“大將軍何在?”
趙舒見是霍弋心中倒先明白了幾分,打馬出陣,問道:“霍將軍如何在此?”霍弋在馬上欠身,道:“末將聞知大將軍與曹休在此決戰,特引兵前來相助,宛城守備空虛,已經被末將拿下。”說拿下城池,卻又沒有請趙舒入城,甚至都沒有派人報捷,言外之意,便是不想讓趙舒進去。
趙舒現在才算是明白什麼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過宛城落在霍弋的手中,怎麼也比在曹魏手中要強。而且霍弋曉暢軍事,若是駐守宛城,必能保其不失,當下不願與之發生衝突,隨笑道:“將軍得此大功,真是可喜可賀。”郭淮隨趙舒征戰而來,卻看著即將到手的肥肉落到了別人手中,心中自然有些不快,也跟馬上前,道:“曹休兵敗而來,將軍既然奪下樊城,怎麼沒有將其擒獲?”
霍弋似乎有些吃驚,微怔道:“曹休果真是兵敗而來?”郭淮冷笑道:“大將軍精心設計,眾將士拚死力戰。霍將軍這話問的似乎有些不對。”霍弋聽後,良久才歎息道:“末將失職,奪取宛城之後。曹休便督率軍馬而來,猛攻城池,末將深以為宛城重要,不敢有絲毫大意,看到魏軍勢大,隻是緊守城池,不複出戰。不想竟中曹休奸計,被其走脫。”
“將軍不必自責。”趙舒看著郭淮又要出言相譏,急忙搶先道:“曹休遠來,將軍不知虛實,乃以城池為重,不出城交戰,這也是老成持重之道。能奪下宛城便是大功一件,是否擒拿曹休倒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