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沒有被分派到主攻入城的任務,心中大是不快,回到帳中便有些悶悶不樂。薑維隨他多時,豈能不知?乃密告道:“將軍不得領兵入城,是福非禍。”魏延不悅道:“我為前部大將,如此大功卻送於郭淮,便是大將軍偏心。”薑維卻笑道:“大將軍連續取勝,又隻道曹魏生變,便不作提防。末將卻料那諸葛誕之信,必然有詐。”
“這卻是為何?”魏延不信道:“如今洛陽被圍,且上官曹真又死,他此刻來降,當在情理之中。”薑維複搖頭道:“諸葛誕在拚死從汝南逃回洛陽,不肯投降東吳,可見其還有幾分忠義之心。如今洛陽城池堅固,兵甲充足,而曹真死訊乃是我軍散布,他豈能當真相信?所以末將料想其中必然有詐,乃是龐德見我軍久圍不退,誘敵之計。”魏延似信非信地點了點頭,又問道:“哪為何在大帳不說出來,反而與我等一起極力請戰?”
薑維遂拜倒在地,道:“末將心中隻有將軍。明知大將軍排擠將軍,重用自己心腹郭淮、桓易等人,故而不肯當麵說明。此刻告訴將軍,是否提醒大將軍,就請將軍自己定奪。”魏延看了看伏地請罪的薑維,猶豫良久才緩緩道:“你起來說話。”
再說郭淮回到營中,便開始著手安排入城之事。征戰多年,終於要完全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夙願,想著今夜一戰之後,自己的名字就要永載史冊,郭淮顯得格外的興奮。“父親。”郭統不等其父分派諸將,便先出列道:“孩兒願為前部。”馬秉在旁,也不甘落後道:“將軍,屬下願隨少將軍一道。”郭淮正準備點頭答應,卻聽帳外侍衛道:“將軍,大將軍派人前來求見。”郭淮遂讓二人暫且退下,道:“快快有請。”
片刻之就,就見葉楓入內,郭淮走下帥位,問道:“天涯前來,不知大將軍有何吩咐?”葉楓乃道:“大將軍再三思量,覺得諸葛誕書信有詐,請將軍小心行事。”郭淮已經打算整兵出征,沒想到趙舒會突然派葉楓前來說諸葛誕有詐,不禁道:“那大將軍之意,是要取消今夜之戰?”葉楓點了點頭,道:“正是。”郭淮遂笑道:“大將軍未免過於謹慎?”葉楓乃答道:“我軍勝利在望,大將軍不肯冒險,理所當然。還請將軍遵從大將軍之意,末將還要趕去向桓將軍轉達此令。”郭淮雖然覺得有些不甘心,但趙舒素來料事不差,便點了點頭,送葉楓出帳。
回來之後,郭統便搶先問道:“父親,真的不出兵了?”郭淮點頭答道:“既然大將軍有令,為父自不能違背,吩咐下去,眾將各自回營休息。”郭統輕歎一聲,便要領命出來,旁邊馬秉卻道:“少將軍且慢。”複上前道:“將軍,屬下有話要講。”
郭淮轉身看著,眉頭微皺,問道:“汝有何言語?”馬秉遂道:“屬下以為今夜之戰,不可取消。”郭淮心中又何嚐願意就此取消,但軍令不可違,乃輕喝道:“大將軍之令,誰敢違抗?”馬秉卻拜倒在地,道:“將軍,我軍圍城多時,久攻不下,士卒死傷慘重。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能攻下洛陽,大將軍卻遲疑不進,屬下心中實有不甘。”
想著連日來死傷的軍士,郭淮也覺得有些傷感,將馬秉扶起道:“本將軍也覺得可惜,隻是大將軍有令,吾豈敢擅自出兵?”揮了揮手,歎道:“下去吧。”馬秉無奈,隻好轉身出帳,但走了兩步卻又轉身拜倒道:“將軍,若是我等出兵取下洛陽,大將軍諒也不會責罰。”郭淮還在猶豫,郭統也跟著道:“是啊。父親,若是父親出兵攻占洛陽,大將軍怎會怪罪?”
郭淮見二人都急切欲戰,自己心中也活動幾分,遲疑道:“隻是大將軍言諸葛誕有詐,這該如何是好?”馬秉聽他口風鬆動,心中大喜,急忙道:“大將軍過於多疑,想魏軍連敗,洛陽孤城一座,且朝中生有變故,諸葛誕來降,豈能有詐?即便有詐,破之甚易,屬下自帶兵在前,將軍引大軍在後接應。若有變故,將軍可起兵於外,屬下由內殺出,兩下夾攻,何懼魏軍詭計?”郭統年輕氣盛,又與馬秉素來交好,也跟著道:“孩兒願隨之同往。”郭淮也想乘今夜奪取洛陽,但卻終不願違背趙舒之命,複道:“還是先請示大將軍。”
“將軍。”馬秉再道:“大將軍素來謹慎,必不會同意此事,白白浪費良機。將軍身為鎮東將軍,總督一方軍事,又奉有大將軍‘見機行事’特命,不必每次出兵皆稟告大將軍,隻等取勝之後,再說不遲。”郭淮看了看二人,還是點了點頭,道:“罷了,汝等下去準備,今夜進攻洛陽。”馬秉從拜師不成,心中深覺趙舒偏心,於是早想立下大功,以展現自己才能,故而急欲求戰。聽郭淮同意之後,十分歡喜,乃與郭統一同出帳準備。
郭淮在帳中猶豫片刻,最終提起寶劍,出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