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最先說放棄長安的時候,魏延本來懷疑其用意,但經過王平這一番說詞,魏延竟有些心動,若真是如其所言,就算他不能打敗趙舒,也能全保兩川,不失為第二個劉備。心中這樣想,臉上的神色也就緩和下來,但滋事體大,魏延不能立刻就下定決心,隻好道:“此事還需再議,子均且好生養傷。”王平明白欲速則不達,於是不再多言,點頭稱謝。魏延又說了幾句,才轉身出來。
回到自己帳中,魏延一直都在想著王平的提議,一直不能下定決心。當夜果如王平所言,趙舒受傷之後,不肯善罷甘休,揮軍乘夜攻打城池。於魏延而言,跟著趙舒征戰多年,對他的攻城方法了如指掌,為了防止漢軍在城牆下埋炸藥。魏延不僅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護城河挖深一丈,而且在城牆下放了幾十口大缸,專門有人輪流監聽,一旦有所異動,便立刻帶兵衝殺出去,不能讓炸藥將城牆炸開。
可是顧得了地下,卻顧不了地上,漢軍這次並沒有挖掘地道,掩埋炸藥,而是用投石機,不停向城上投擲炸藥包。這些炸藥包雖然威力不大,就算是炸在人群中,最多隻能殺傷幾人,但卻讓長安城中本來已經消沉的士氣更為低糜。疲於奔命地堅持了三天,魏延原本打算可以堅守數月的信心,也漸漸瓦解。等到部下川將陳式率部出降之後,魏延心中更加覺得王平的建議不錯,於是開始認真地考慮這件事情。
當魏延把放棄長安轉入漢中的構想說出來之後,得到川中將領一致讚同,似乎所有人對堅守長安都不看好。惟獨薑維堅決反對,勸道:“雖然漢中是將軍舊時鎮守之地,但將軍已經離開多年,不知其民心向背。而且西川有劍閣等天險關隘,即便吳氏兄弟無能,固守卻綽綽有餘。再則兩川多年未經戰事,百姓安居,而將軍卻將戰火燃向蜀中,兩川居民必然更加怨恨將軍。既無地利,又失人和,非上善之計。”
盡管薑維的擔心很有道理,但是川係將領更擔心的卻是他們的家人,跟著魏延在長安舉起了反旗,家眷在西川會是什麼樣的待遇?若是能回到蜀中,他們自然是求之不得,所以再三要求魏延能放棄長安,回到漢中。在眾人的勸說麵前,薑維一個人的反對便顯得無足輕重,魏延也漸漸從猶豫不決,轉變成為現實行動。下令全軍收整行裝,兩日之後,突圍前往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