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伴隨著 CA公司的成功,CA總裁王嘉廉已坐上美國熱門的電腦軟件業的第二把交椅,聲名直追微軟公司的總裁比爾蓋茨,但是王嘉廉依然保持著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讓員工對其自然地產生效忠力的個人魅力。
王嘉廉首先是一個頗具幽默魅力的人,他稱自己排行老二有獨特的優勢,老大常常被寄予厚望,父母尤其是移民父母常把希望與夢想放在老大身上,老三又多是被寵壞的。老二則反而輕鬆自如,沒有羈絆,天性自由活躍快樂。
王嘉廉沒有老板的架子,與員工在一起常常不忘與對方幽默或自嘲一番,有時員工笑得前仰後合。尤其在開會的時候,作為董事長的王嘉廉總是把氣氛搞得紅火熱烈,一會兒像是除夕之爆竹,一會兒又像是退潮之後的小島,與會人員在會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連董事長的講話也常被打斷。開會的人坐態各異,甚至有人在大吃大喝。王嘉廉本人也有許多幽默的小動作,比如他一會兒猛拍桌子叫好,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把衛生紙揉捏成團,像投籃球一樣將紙團丟進紙簍中。他說:“用這種輕鬆的方式來談論生硬的電腦主題,會刺激人的思維活力。”王氏對屬下極少用反麵的評語,倒是正麵評語很多,很簡短,很風趣。比方說,“你做對了,孩子!”“這是個很棒的點子。”“妙,太妙了!”“你真聰明!”“你怎麼跟我想到一塊兒了!”他的表情也異常豐富,他是一個喜怒哀樂極度外露的人。
王嘉廉的樂觀開朗與他的幽默風趣相得益彰。1990年4月,CA第一次世界性銷售人員大會在達拉斯舉行,這個盛會是由藍西策劃的。藍西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我記得十分清楚,查爾斯(即王嘉廉)與羅斯(創業夥伴)坐在主桌上,大會奏著CA的主題曲,這是一個很多人的場麵。大會開幕之際,有人介紹查爾斯,查爾斯站了起來,每個人也都跟著站起來,隻見查爾斯用雙臂抱著羅斯說:‘嘿!小鬼,我們辦到了!’在場的人目瞪口呆,想不到心目中想像的大老板原來是這般風趣、活潑。”
員工們對王嘉廉超人的精力驚歎不已,他們說:“我從來沒見過他露出倦態,人們常常一起工作到深夜,但他從無倦容。他也是人,我相信他也有累的時候,但他永遠保持備戰狀態。我們在打籃球時也是一樣,他可能在技術上無法超越你,但他可以用意誌與決心使你慘敗。他的欲望比一般人高出很多,在談生意時也一樣,沒有‘放棄’這個字眼。”
王嘉廉能言善辯,講話極富鼓動性和號召力,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不口出狂言,說的內容就是自己幹的和能夠幹的。當記者問他,“你是否常對員工發表激勵性的談話”時,王嘉廉的回答極其巧妙,他說:“我想我不會特別為了激勵而激勵。我想這是說話表達的方式,其實整個公司的氣氛就是充滿激勵性的。你在公司內覺得自己被重視,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公司不斷地成長,而自己也可以掌握自己的前途。這些不光是說的,而是以實際行動去實現的,這是你經營的方式。把所有的因素加起來,你創造了一個激勵性的環境,光是演講本身並不夠,我相信有些人是很好的激勵演說家,但他們本身並不去實踐。”
特納在加盟 CA前很多年就見過王嘉廉,當時特納在 DEC公司擔任技術員。他們是在 CA和 DEC的會議上認識的,也僅僅是認識,特納作為一個無名小卒坐在會場一角。3個月之後,特納到 CA總部辦事,在 2樓與王嘉廉邂逅,王嘉廉首先伸過手來,熱情地與特納打招呼。特納回憶當時情景時說:“我一眼便認出查爾斯是何許人,沒想到他看到我,立即伸出手來說:‘哈羅,奈吉。’我真是受寵若驚,要他記得我的長像已經很不容易了,沒想到他居然叫得出我的名字,他的記憶力實在驚人。”
由此可見王嘉廉為人之平易、謙和。正是他這種人格魅力,才使得 CA上上下下的員工願意為 CA傾灑智慧和汗水。
在被問及員工忠誠度時,王嘉廉強調:忠誠是一種美德,任何機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均需要忠誠的員工。在這方麵王嘉廉盡力在 CA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令員工滿意。
王嘉廉的努力取得明顯的效果,首先強化了員工對其自身價值的認知,即在CA無論幹什麼都有自己的價值,這會令員工很有成就感;其次給員工最好的薪水,CA員工的薪水比一般公司要高,他們感到在 CA工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再次是因王嘉廉的個人魅力在CA公司形成很高的效忠力,公司因此凝聚了一群精英人才。
一、領導的力量
領導力是領導者獲得追隨者的能力。擁有經理的頭銜、總裁的地位,並不意味著就擁有了領導力;在自己的範圍內指揮別人,這也不是領導力的體現。真正的領導力應該由獲得追隨者的能力來衡量,獲得的追隨者越多,說明領導力越大。所以領導力應使追隨者真誠地集合在自己身邊,並引導他們自覺地沿著一定方向前進。
那麼,領導者怎樣才能獲得自己的追隨者呢?這是與領導者的個人能力、品行及為人處世方式有關的。顯示領導才能隻是必要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的。領導者獲得追隨者的能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一)令人信服的遠見卓識
領導的作用應該是,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引導追隨者沿著一定的方向前進。身為領導者,要有超乎尋常的遠見卓識,隻有這樣才能告訴追隨者們應該朝哪個方向走。然而這條路又是未卜的,所以他又要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像一根定海神針,在關鍵時刻可使團隊士氣大振,凝成一股強大的衝擊力。
領導者的遠見卓識,不僅在於為追隨者指明應該前進的方向,關鍵還在於能將追隨者引導到他們希望去的地方。也就是說,領導者的領導目標應與團隊價值觀相一致,這樣才能順民意、得民心。因為追隨者不可能僅僅為了領導者的個人目標而奮鬥,隻有上下目標一致,追隨者才會跟隨領導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要想做到“上下同意”,領導者要了解和重視他人的價值觀,並迎合團隊的主流價值取向。也就是要弄清大家想要什麼,並設法使其得到滿足。隻有滿足他人的需要,才能順應民意,才能成為領導者;隻要他人滿足自己的人,隻能是一個追隨者。
(二)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
領導不僅是領袖,也是導師。領導者應該教給部屬的是行為原則,即麵對不同問題時的正確反應。
領導目標實現與否,不僅僅取決於這個目標與團隊的核心價值觀是否相符,而且還取決於這個目標和社會價值觀是否相衝突。倘若相衝突,即便是團隊內部上下同心,也必定會受到外界的重重阻礙。
領導者作為一個原則的確立者及維護者,不一定需要親自提出原則,但領導者一定要嚴格地掌控原則,即使其他事情可以通融,但原則性的問題卻絕不能姑息遷就。一旦遷就,就必定會對部眾失去標準的約束,士氣也就必然渙散。要維護原則,首先要將原則傳達給每一位下屬,常用的方式是開大會、喊口號、貼標語,甚至是個別談心。
領導者不僅是原則的維護者,也是原則的執行者,甚至是原則本身。他就好比團隊的一麵旗幟,一聲號角。他的行為,感染著追隨者的行為;他的指向,引導著團隊的方向。
(三)令人信服的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源於良好的個人品質,這包括積極的心態與良好的品德。有良好個人品質的人更讓人信賴,即使才學稍遜,也比那些才能出眾而品質低劣的人更有可能成為領導人物。那些品質低劣的人,或者自私自利、見利忘義,或者毫無原則、胡作非為,隻要稍具理智的人,都不會將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品質好的人,別人當然願意與他合作,並獻出自己的力量。但是,單靠良好的個人品質還不能成為領導人物,這些品質必須和積極與人溝通的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金子具有價值,但價值產生於人們認識金子之後。領導者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主動關懷別人,學會與別人交談並調動別人的積極性,就是一個讓人認識的過程。溝通的過程絕非隻是一個傳達自己的觀念或意見的過程,而是一個雙方心靈的交流並相互認同的過程。領導者通過這一過程,將自己的人格魅力煥發出來,對他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吸引力和巨大的鼓舞力量,使人們產生這樣的信念:跟著他幹,沒錯。
可以這麼說,在多數情況下,人們追隨的不是某個計劃,而是能鼓舞他們的領導人物。領導者的巨大鼓舞力主要來自領導者的個人魅力和溝通能力。它與領導目標的正確性及人們對領導目標的認識有關,但二者沒有必然的聯係。
二、領導力不僅僅是領導的能力
領導力不僅僅是領導的能力,它包括多方麵的能力。
(一)領導力是一種相互凝聚的合力
(1)“領導力”的含義遠遠超出“領導者”這樣單一的意義,它包括領導者與追隨者兩個方麵的含義。人們因為對一些高瞻遠矚的領導者由衷敬佩而常常產生這種錯誤的看法,即領導力來自某一個人。“英雄創造曆史”就代表了這一論調。事實上,領導力是一種合力,即領導者與追隨者相互作用而迸發出的一種思想與行為的能力。若是用公式來表示就是:合力=領導者的能力 追隨者的能力-阻力。簡言之,“合力”就是一個團隊顯示出的整體能力。
“領導者的能力”與“追隨者的能力”就是領導者與追隨者分別具有的潛在能力。至於阻力,它是導致團隊能力不能充分發揮的力量,它包括外界阻力和內部摩擦力。阻力可能是客觀條件造成的,如國家政策、經濟環境、資金狀況、技術力量等非主觀因素;也可能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如人際關係、工作態度、管理製度等主觀因素。
領導者的主要任務就是盡己所能減少團隊阻力,進而激發團隊和個人的最大潛在能力。它包括兩點:一方麵,選擇正確的方向,采用有效的方法,以避開外界阻力,清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另一方麵,進行科學的指揮與激勵,減少內部摩擦力,使追隨者以飽滿的熱情沿著指定的方向前進。在這裏,有必要對“團隊”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團隊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由少數人(5~30 人)組成的隊伍;也不是像有人認為的那樣是大小不等的正式或非正式組織,如國家、企業、部門、生產小組等。不妨采納這樣一個定義:團隊是有領導者和追隨者存在的、設立了管理機構的、合法的正式“組織”,它可以是一個機構,也可以是其下的一個部門。
任何團隊若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對“合力”有深刻認識,並在企業中也一定有能力將合力充分發揮的領導者。領導者的個人能力在合力中所占的比重與成功幾率是成反比的,其占的比重越小,越能成功;所占比例越大,事越難成。惟“合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實力,正所謂“十根筷子折不斷”、“眾人拾柴火焰高”。
(2)領導者也與管理者有著本質區別。領導者帶領的是一群領導者,而管理者帶領的隻是一群下屬。真正的領導者有能力吸引潛在的領導者。因此,領導者的重要任務就是爭取並識別和留住潛在的領導者,然後培養他們成為優秀的領導者。領導者的真正價值在於:讓追隨者成為領導者。偉大的領導者造就出其他的領導者,這正是團隊發展、組織壯大的關鍵所在。
(二)領導力是一種相互作用的爆發力
領導力不是一個人、一個職位或一個項目的力量,而是領導者與追隨者相聯係時所發生的相互作用的關係,隻有在相互作用中,團隊的潛力才會爆發出來,成為促進團隊前進的動力。可以將領導力的產生過程比做化學反應:領導者就好比媒介物,通過一連串化學作用,激活團隊潛在的各種能量,同時也激發出自身能量。但它與化學反應有所不同的是,團隊潛在能量不會因釋放而耗盡,反而會因爆發而累加。
領導者與追隨者相互作用的關係並不是有些人認為的那麼簡單,也不僅僅是上下級關係。這是偏激的。雖然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可能最終發展為上下級關係,但也可能是在確立上下級關係之後才建立起相互作用的關係,但這種關係絕非上下級關係那麼簡單。這種相互作用的關係並非總是發生在上下級關係之中,它完全可以發生在上下級關係之外。這種關係能成為上下級關係的前提,但上下級關係卻不能成為這種關係的前提。
那麼,領導者與追隨者相互作用的關係應如何建立起來呢?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以下是作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幾種素質:
(1)能迅速看到並能抓住事物本質,具有決策能力。
(2)無論對待下屬還是工作都要積極、熱情。
(3)提高自身素質,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
(4)要能激勵、鼓舞他人。
(5)對自己要有自信心。
(6)要懂得怎樣與人溝通,要具有說服能力。
(7)要有探索精神,敢於嚐試並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