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著,行著,昏沉的密林前方湧現一道白光直刺眾人雙眼,在昏暗密林行走許久陡見陽光,眾人不禁眯上雙眼,直至車隊穿過白光,出現在一處荒野小道上。
此時正值傍晚,金烏西落,馬車、眾人在餘暉下,留著一條條長長的斜影。路邊荒草叢生,隻有在小道上才略顯稀疏,前後之間不見半個人影。
“宋大哥你真厲害,剛才就猜到出口在那裏了。”少年說這話時,聲音響亮,生怕其他人聽不見一般。
此言一出,年輕道士的感知中,先前幾個嗤笑過他的護衛,正用驚疑不定的眼神看著他。心中苦笑兼腹誹道,他哪有那種本事,他的感知不過就能籠罩兩三丈遠而已,要是能知道三四十米外的事情,那他的修為至少也是靈蘊期了。
胡思亂想之中,年輕道士回憶起之前的事情。這年輕道士不是別人,正是離開瓊州城半月有餘的宋鳴。半月之間,宋鳴自在悠閑的往南而行,一路上經過些名川大山便遊曆一番。
雖然和預想一般,這些名勝之地都隻是空有虛名,毫無半點仙道痕跡,但風景瑰麗倒也沒有白費宋鳴時間,反而是見多了美景,宋鳴的心境得到了一番洗滌,向道之心愈發堅定。
至於和車隊相遇那就要起幾天前的事情,那時宋鳴正從一處叫“流雲山”的名山下來,往南走了不過二十來裏路,突然遇見了山賊襲擊車隊的事情,當時心情甚好,用地上的石子隱晦的幫了些忙。
有宋鳴暗中幫助,山賊很快便退走,本以為事情結束正待離開,結果這夥鏢師瞧見戰場之外的宋鳴,見他孤身一人行走山野之間頗為危險,便邀請同行,無奈之下宋鳴隻好答應,這才有了現在這一幕事情。
“宋大哥,前邊就是毓秀山了。”少年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見到護衛驚疑表情,心中脾氣消去大半,指著前邊的大山,向著宋鳴言道。
順著少年所指的方向,宋鳴抬眼望去,隻見雲霧從地麵升騰而起,不斷向山巔湧去,最後彙聚在一起,團團將山巔圍繞遮擋。
聽聞毓秀山近在眼前,一直安坐馬車中的黃先生走了下來。
這是一位滿頭銀絲的老者,眼神明亮有力,鶴發童顏,雙手負於後背,眼中閃過一道極淡的白芒,遠眺著前方大山。半響之後,回過神來,對著手下吩咐道“雖毓秀山近在眼前,但我等還需加快速度,盡快抵達才行。”說完便回轉馬車內。
白芒閃過,宋鳴感知到一股真氣波動。同行數日,宋鳴早已知曉黃先生是名修士,而且根據其身上氣息,還知道他修為在引氣初期階段。在這難見同道的塵世,突然見到一名修行同道,並且還是一副急著趕往毓秀山的樣子,不禁令宋鳴有些好奇,這也是他還待在這車隊沒有離開的原因。
黃先生吩咐一下,車隊的速度立刻快上許多,向著前方不遠處的毓秀山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