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油井的陳建豪,拿出眼鏡帶上,查看卡加傳到裏麵的資料。這些都是卡加根據地球上的科技水準準備的技術資料,最後他選定了一個名為石墨烯蓄電池的資料打開。
昨天他和卡加商定了,準備回國創辦一家企業,使用先進技術為他們獲取現金流,以度過前期發展的困難。他選定石墨烯蓄電池作為第一頭現金奶牛,全世界的新聞之中,有著無數關於新能源的報道。多家科技型企業在進行著開發研究,大多都進展甚微。
地球上不是沒人研究石墨蓄電池,它的優勢實在太過明顯。甚至在鋰離子電池中加入少量石墨烯--作為負極材料,就可以讓電池的功效大幅度提升。可高昂的成本卻讓人絕望,卡加提供的製造技術,能讓石墨烯的生產價格降到一個人類無法想象的地步。
這個工廠肯定不能建造在敘國,這裏的交通條件無法支撐商業的進行,海路需要通過地中海,拉塔基亞也沒有機場。陳建豪懷疑這裏甚至招不到能看懂資料的技術員,雖然卡加拿出了技術,基層的技術人員也還需要進行培訓。
最後還是隻能選擇華夏,不管是上下流企業,還是商業狀況和政治背景,這都是最優選。隻要還在和華夏繼續進行下一步的技術交易,這個企業也會受到很好的保護。
陳建豪在這時,還不清楚他需要建立的是一種怎樣的事業。對月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維持和平環境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這一切都是他將要去建立和維持的。
先將這次卡加傳遞的其他資料放在一邊,他需要從中挑選出適合進行商業開發或者與華夏進行合作的項目。拿出電話準備先給何丹打個招呼,他需要她父親在國內科學界的人脈。
“喂,我過段時間可能會回國。到時候可能需要你和你父親幫我介紹幾個懂石墨烯技術的專家。”陳建豪需要的進入這個圈子,那麼最好是從上層開始接觸。
“哦,好的。你大概什麼時候回來?我讓我爸爸提前安排好。”何丹十分高興能幫上陳建豪,隔著電話都能聽出那種喜悅。
陳建豪也有些感動,雖然他的確是救了對方。但是碰到個感恩的總是不錯,何丹和景通都時不時聯係他,詢問他什麼時候回國,好找機會感謝他。
“現在日期還沒定,不過我估計大約一個月吧。到時候就麻煩你們了。”陳建豪知道回去後,他們肯定免不了客氣。
“沒事,不會的。我等會就通知景叔叔,等你定下日期一定要再聯係我啊,到時候我去接機。”何丹絮絮叨叨的說著,這不光是她的心意,還是兩家人的心意。
接機?自己到底怎麼回去還不一定呢,很大的可能是偷渡。陳建豪幹脆轉移了話題,在電話裏和何丹閑聊起別的。
“對了,我哥他們的駐地還不知道在那裏,你現在還在拉塔基亞附近嗎?”何丹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