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的洗禮】第四十八章憤怒的隱忍(1 / 2)

斯特爾來到總統府時,裏麵正在開作戰會議。明天反攻部隊將會到位,現在幾個參謀在給沙德爾分析戰鬥可能發生的情況。因為隻是分析,所以直接讓人帶著斯特爾進入了會議室。

沙德爾今年才27歲,臉龐看起來還要更年輕,和周圍上了年紀的高官完全不同。示意幾個參謀停下,問斯特爾道:“發生了什麼事?”

敘國多年和鄰國以國的戰爭,讓他們被以國身後的米國厭惡,這種厭惡也影響了其他西方國家。所以外交一直是他的心頭病,不過目前看起來斯特爾做的還不錯。

“剛才我接到了華夏大使轉交過來的通告。”抬頭看了幾個參謀一眼,繼續說道:

“華夏國內報道了駐紮在拉塔基亞的海軍少將馬丁,對華夏商人的騷擾,還有對他操控市場的行為。這讓華夏商人們都不得已放棄了在我國的投資,損失慘重。姚興國大使希望我們能給這件事情一個解釋,讓他可以傳回到國內。”

斯特爾將陳建豪丟到了一邊,他隱瞞了這件事。不然解釋出來很可能讓人聯想到華夏希望反攻的目的,他已經被迫上了這輛戰車。

幾個參謀聽完對視了一眼,他們大都是沙德爾扶持起來的,馬丁的職位可是個不錯的位置。

沙德爾皺著眉頭道:“你的意思是他向外國商人索賄?他一個軍官用什麼去操控的市場?”這種事件是沙德爾很不希望看見的。他們的主要支持者毛熊,已經沒有支援他們戰後重建的能力了,華夏是他們戰後的快速恢複的第一希望。

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遲早會贏得最後的勝利,但現在的事實是國內的人才流失太嚴重了,戰爭每多持續一天,這些人才回國的幾率就會小一點。

可米國對反對派的支持讓他十分頭疼--他想要盡快結束戰爭的想法屢次受挫。

聽見沙德爾的問題,斯特爾知道自己的小計謀奏效了。他剛才講述時專門用了騷擾這個詞,就是想讓對方自己想到更多,這樣既能摘除自己也能讓他對馬丁更加討厭。

“主要是糧食市場,我們配發給拉塔基亞的食物有一半由他分配。來之前我詢問了市長布雷迪,他說馬丁前幾天又將糧價提高了百分之30。”斯特爾刺出了他的劍,馬丁賣掉的糧食都是大馬士革運過去的,可以說是沙德爾扣出來的。

果然,沙德爾聽完後大怒,咆哮道:“你的意思是他用那些糧食來哄抬糧價?”

從大馬士革運這些糧食過去的目的就是抑平物價,因為拉塔基亞附近是沙德爾的軍官們預定的決戰戰場。不然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還讓艦隊駐紮在那裏,就是為了保持對拉塔基亞市的控製。

現在大馬士革很多從霍姆斯來的難民,糧食供應十分緊張。沙德爾頂住了很大的壓力才保證糧食運往拉塔基亞,畢竟大多數人都會更在意自己眼前。

這些吃不飽的難民也的確做出了很多偷雞摸狗的壞事,讓大馬士革的官員們非常頭疼--難民很希望被關進監獄,至少也能混到一點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