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是上帝賜給你與生俱來的財富,發揮和利用你的天賦是上天的旨意,就如同大自然賦予魚兒遊泳的天賦,賦予鳥兒飛翔的本領一樣。
天賦也好比眼睛的顏色,你既無法選擇也無力創造。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鳥而去學遊泳,那麼無論你怎麼努力也是白費力氣;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魚而去學飛翔,那麼無論你付出了多少也是一無所獲。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第二個與你一樣的人,你的天賦早已隱匿在你的基因序列中,你生來就擁有它們。這些天賦同你所擁有的其他事物一樣,獨一無二。去做天生擅長的事吧!假如你依從天賦行事,通常會事半功倍。
一個人要成功,必須善於發現並且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賦。
奧托·瓦拉赫是191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父母隻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倒數第一。老師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在繪畫藝術上是不可造就之才。”
麵對如此“笨拙”的同學,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隻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質,建議他試學化學。於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在同學當中,這位在文學和繪畫藝術上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為公認的在化學方麵“前程遠大的高材生”。
還有一個相似的事例。
阿爾弗雷德出身於貧苦的農民家庭,大學畢業之後,他從事了幾份文職工作,但是,他看起來並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事實上,在頭兩年裏,他雖然努力地去工作,卻仍然失去了三份工作。
但是,接著,在阿爾弗雷德的生活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他開始嚐試做推銷員的工作。令人驚奇的是,他在這一行幹得非常好,幾個月後,他進入了汽車公司,在銷售部推銷汽車。這樣的改變使阿爾弗雷德開始重新認識自己,他開始意識到他的最初的三份工作對他都是不適合的。他不喜歡那些工作,並且,那些工作並非自然而然地來到他的身邊的,自然而然來到他身邊的工作是銷售。他立刻明白了:他會把銷售工作做得很出色,他喜愛這種工作,喜歡讓人們購買他所推銷的東西。他成了一個成功的銷售員。
找準屬於自己的道路,踏踏實實幹適合自己的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這就是奧托·瓦拉赫和阿爾弗雷德給我們的啟示。
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優勢,甚至對自己失去信心,這是你今生最大的缺憾。自尊和自信來源於對自己優勢的確認,以及隨之而來的對自我價值的肯定。確認自己的優勢是人的“精神生長點”。你必須獨具慧眼,善於發現自我,把握你的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長點”。
在美國,有一個關於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被職業經理人廣泛流傳,它取自名為《飛向成功》的暢銷書,作者是唐納德·克裏夫頓博士。
這個寓言故事講的是:為了像人類一樣聰明,森林裏的動物們開辦了一所學校。學生中有小雞、小鴨、小鳥、小兔、小山羊、小鬆鼠等,學校為它們開設了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遊泳5門課程。第一天上跑步課,小兔興奮地在體育場地跑了一個來回,並自豪地說: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歡做的事!而看看其他小動物,有噘著嘴的,有沉著臉的。放學後,小兔回到家對媽媽說,這個學校真棒!我太喜歡了。第二天一大早,小鬼蹦蹦跳跳來到學校,上課時老師宣布,今天上遊泳課。隻見小鴨興奮地一下跳進了水裏,而天生不會遊泳的小兔傻了眼,其他小動物更沒了招。接下來,第三天是唱歌課,第四天是爬山課……學校裏的每一天課程,小動物們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