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太後道:“群臣說得對,有功就應該受到封賞,這樣吧,哀家就封你為安漢公,受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
王莽道:“太皇太後,微臣願意接受安漢公稱號,但微臣拒絕接受二萬八千戶食邑的俸祿,現在全國大旱,並發蝗災,受災最嚴重的當為青州。微臣願把這二萬八千俸祿捐出來賑災,懇請太後太後同意!”
王政君太後聽後甚悅,道:“王大司馬果然一心為大漢江山著想,很好!準了。”
孔光看著這一切,沉默不語。
公元2年,全國受災嚴重,王莽建言王政君太後過簡樸生活,自己又捐獻錢百萬,田三十傾救濟災民,百官在他的授意下紛紛捐款。王莽在百官和民間的聲望日高,民間隻知道大司馬王莽,不道天子劉衎。
在孔府,孔夫人看著孔光在沉思中,憂慮問道:“夫君,你怎麼了?”
孔光道:“夫人,昨日為夫再次向太皇太後請辭了,但太皇太後還是沒有答應為夫的請求。”
孔夫人道:“不是太皇太後不讓你走,而是王莽不讓你走。他還需要利用你的聲望來提高他的威望。”
孔光歎道:“這才是為夫真正擔心的。如今為夫改任太師,讓王莽為太傅,同時升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位居三公之上。雖然政事皆由四傅平決,但四傅中除了為夫外,其餘皆為王莽的親信,也即是說,就算為夫反對,也改變不了王莽的決定。這次災害,王莽帶頭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獻出土地住宅救濟災民。災區普遍減收租稅,災民得到充分撫恤。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銷,改為安民縣,用以安置災民。連長安城中也為災民建了一千套住宅。王莽的獲取民心手段真高明啊,現在在民間,隻知道大司馬王莽而不知天子。這對大漢江山是很危險的。可是,為夫眼看著這一切在發生卻無能為力!”
孔夫人憂慮道:“夫君,聽說王莽對太皇太後很多金錢封賞不受,隻接受了安漢公的名號,這次災害不惜錢財去賑災,其誌不小啊。想當年,漢高祖劉邦看著秦宮的黃金美女而不動心,其誌在天下。難道如今王莽像劉邦一樣誌在天下?”
孔光歎道:“夫人真是一言中的啊,可惜,整個大漢朝就隻有你我二人是明白人,其他人都被蒙蔽了,連太皇太後都不例外。”
孔夫人道:“你說,是不是太皇太後在背後支持王莽謀篡大漢江山?”
孔光道:“不,太皇太後一心是向著大漢的,可惜是被王莽蒙騙在鼓裏。終有一天她會為自己支持王莽掌握大權而後悔的。”
孔夫人憂慮道:“那你要去提醒太皇太後啊!”
孔光歎道:“為夫嚐試過了,但王莽是她侄子,權力掌握在別人手裏她更不放心。現在太皇太後已基本將政事交給王莽去處理,自己不理政事了。現在王莽的親信天天上書為王莽歌功頌德,說他可以和古代聖人相比。按此下去,大漢江山離姓王不遠了。”
孔夫人憂慮道:“夫君,你還是盡快告老還鄉吧,要不你也將成為王莽謀篡大漢江山的罪人,你怎麼對得起先祖孔夫子啊。”
一年後,孔光稱病辭職,這次王莽再也沒有留孔光,或說他已經不再需要孔光。元始五年四月乙未日,孔光病故,一代名臣就此逝去。孔光在大漢朝有傑出貢獻,在教育方麵更是發揚先祖宏誌,可惜為人謹慎,膽小怕事,終難成忠烈之臣。史日:光凡為禦史大夫、丞相各再,一為大司徒、太傅、太師,曆三世,居公輔位前後十七年。自為尚書,止不教授,後為卿,時會門下大生講問疑難,舉大義雲。其弟子多成就為博士、大夫。孔光單在教育方麵的貢獻已足以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