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撲朔迷離的新聞(2 / 2)

劉海廣的違紀行為都已登上報紙,足以說明劉海廣徹底沒救。可寫報道的人把市長元文章的態度也給寫出來,可見這篇報道真讓人深思。

為什麼說元文章的態度也被寫在報道上引人深思呢?這得從這位元市長的個人情況說起。

元文章從主政濱江市起就是個飽受爭議的市長。元市長在濱江市幹了六年,除留下濱江機場、濱江海景水幕城等正在實施的項目,基本上沒給當地百姓留下好的影響。人們對元市長的不好印象來自濱江市的幾項被稱為麵子工程的項目,因為這些麵子工程,濱江人的生活可謂是水深,經常這裏發生強拆事件,那裏發現某村民上,赴京信訪者被抓回來的事件,可謂搞的人們怨聲載道。

不過這位搞得人民群眾怨聲載道的市長,在官場上運氣卻一直好的不得了,從進博遠縣當縣委書記開始,官位就一直水漲船高,人們越不滿越反對他,他越是能官運恒通。

可是這麼個炙手可熱的人物,自從前市政府秘書長劉海廣出事後,省委就派了個調查組下來,協助濱江市紀委對劉海廣的問題進行調查,隨著調查展開一個多月,人們突然在市委市政府的一條公告上得知,市長元文章因工作原因,導致身體負荷過大、精神壓力超出正常範圍,已經向組織申請治療並得到同意。

隨著元文章市長在公眾視野裏消失了兩個多月,卻沒有一條確切信息,人們不禁產生各種懷疑,元市長真的生病還是因別的原因消失在公眾世界裏?為什麼市委市政府隻是發了一條元市長生病的公告,卻不交代清楚元市長生的是什麼病?還有,劉海廣是元文章主政博遠縣時就一直跟隨他(劉海廣原是博遠縣縣委辦的副主任,因元文章的提拔才混到濱江市政府,元文章當上市長第二年,就把劉海廣從綜合二處處長提到辦公室副主任,三個月後又變成秘書長,一直幹到三個月前劉海廣出事),是不是劉海廣的落馬牽扯到了元文章?

再次看到劉海廣完蛋的報道,曾一飛胸中又開始鬱結起一股難以舒展的氣。為讓心情得到緩解,曾一飛繼續把《江南都市報》看下去,希望還能從報紙裏找到些好玩的新聞,讓心情得到改善。

又看了兩頁報紙,曾一飛看到一篇名為《濱海路網吧不顧法規,任由青少年逃課通宵》的新聞。本來這樣的新聞他並沒什麼興趣,但看到配圖上還有妹妹曉嬌打遊戲被拍的畫麵,才留意了起來。報道上說濱海路那家“都來上”網吧都存在違規行為,按照有關規定小孩是不允許進網吧的,但網吧方卻漠視這一規定,還用加身份證登記的方式,讓初中生小學生在網吧通宵。曾一飛就好奇看了下撰文記者的名字,才發現撰文的記者果然叫陳瑩瑩。

才看完這則新聞,曾一飛就接了一個新任務,於世傑讓他陪副市長馮良冰去福康縣出差。說是馮副市長要帶領福康縣當局和一家名叫“宏遠集團”的公司洽談項目。

馮副市長要和“宏遠集團”洽談的項目,是濱江市招商引資的大項目。該項目名叫禦景城,位於濱江市轄下的福康縣楊海區組團國際旅曾休閑度假板塊,占地麵積800畝,建築麵積約98.5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9.83億元,是濱江市以致江南省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像禦景城這麼大的項目其實是輪不到副市長馮良冰去洽談的,馮良冰這一次隻是被市委書記萬博雄派去打頭陣而已。

讓馮副市長去福康縣洽談大業務,為什麼要讓曾一飛這樣排不上號的秘書跟著?這就得從馮良冰的身份說起。馮良冰雖是分管經濟的副市長,但在市政府排名太後,又不是常委,平日裏沒設專職秘書。現在領導去洽談商務身邊沒個秘書,不僅體現不出領導的身份,也無法體現領導權威。何況秘書這個職業已經進化成身份地位的象征、領導幹部的級別標簽。沒這樣的標簽,有什麼資格鎮住那些大老板呢?再說沒有秘書,關鍵時候連個記錄人員也沒有,所以秘書處的這些像曾一飛一樣不入流的秘書,就成了這些沒秘書使喚的領導的選擇對象。

馮良冰跟市政府的前秘書長劉海廣的關係不錯,和曾一飛也接觸過好幾次,他知道曾一飛最近混的不如意,所以這次讓他當臨時秘書,倒是有點要帶他出去散散心的意思。